摘要:第二次北伐:洛阳的得而复失背后,是东晋政权对桓温的防备。三、桓温北伐的动机和祖逖不同,他有代晋自立的野心,北伐不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他的目的很多人是清楚的,因此他的北伐并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自王敦死后,陶侃坐镇荆楚,陶侃作为平定苏峻叛乱的功臣,都督八州人马对于东晋中央政权同样构成了威胁。功臣、权臣、叛臣只有一念之差,全在于自己的想法,但大多数人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也就形成了方镇和东晋中央政权的对抗局面,实际上是人的欲望在背后起作用。

陶侃没有叛乱,因为他死了。庾亮以皇帝舅舅的身份代替陶侃坐镇武昌,而王导以丞相的身份留在中枢辅政。庾亮虽然在外镇,但是执掌朝廷权力,又因为他皇帝舅舅的身份和手中握有强兵,导致投靠到他身边的人很多。因此,庾亮和王导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王导这个丞相很憋屈,这个庾亮比王敦更难相处,况且还不是琅琊王氏之人,所谓的方镇和中央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王导死了以后,庾亮的弟弟庾冰做了中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这样一来,荆扬之争暂时靠一段落。庾亮死后,由他的弟弟庾翼继任荆州都督,庾翼很有想法,扩大土地准备粮食,征发奴隶为兵,准备北伐,但是很多人不同意因此只能作罢。

灭蜀之功:桓温看准时机,通过灭蜀确立了自己的威信。

不久庾翼和庾冰都去世了,东晋政府就以桓温继庾翼后,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上游事权,于是都集中到恒温一个人的身上。随后司马睿的少子司马昱为了制衡桓温,用会稽王居中辅政,于是又形成了荆、扬之间的方镇与中央的分争对立的局势。

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晋书·桓温传》

桓温,谯国龙亢人。他娶了晋明帝的女儿南康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后来又迁徐州刺史,后又代替庾翼镇守荆州。桓温是个有抱负的人,他有收复中原的志向,同时更是企图用军事上的胜利,来提高自己个人的威望,以便于达到自己代晋称帝的目的。

时李势微弱,温志在立勋于蜀。——《晋书·桓温传》

首先桓温趁着蜀李氏建立的成汉政权日益衰乱,率领部队进兵灭蜀,攻破成都后,李势战败投降。平蜀后,桓温的声望极高,这时他想通过北伐,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声望。

北伐的时机:北方的混乱,为东晋北伐提供了机会。

那么当时中原地区的情况是什么呢?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乱。首先是起义不断,这极大的动摇了中原石赵政权的统治。随后是石赵政权内部为了争权夺利的互相残杀,三年时间里,北方陷入了大混乱,这是北伐中原的最佳时机。

赵所徙青、雍、幽、荆四州之民,及氐、羌、胡、蛮数百万口,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其能达者,十有二三。中原大乱,因以饥疫……无复耕者。——《资治通鉴》

桓温认为这是北伐的好机会,于是向东晋政权建议北伐,但东晋政权担心桓温北伐后无法控制,于是把暂时恒温的建议束之高阁不予回复。公元349年,石虎死了之后,徐州刺史王浃以寿春投降东晋。东晋政府就派徐兖二州刺史、外戚褚裒任征讨大都督,率众三万北伐,进至彭城一战而败,因为他非将帅之才,加上为人怯懦,便退屯广陵。当时河北有遗民二十万人,渡河想来归附,因为晋兵已经撤退,他们遭到了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杀掠,死亡殆尽。这个时候,淮水、汉水以北,黄河以南,在名义上都是晋土。可是东晋的北伐之师,却并未再出。

公元351年,桓温不等朝廷命令,声称北伐,率领大军顺流而下,到达了武昌,宰辅会稽王司马昱苦苦劝阻,桓温只好作罢。东晋政府又把北伐的任务交给了扬州刺史殷浩。殷浩于是统兵北上,但殷浩是个书生,只能清淡玄学,并无实战经验。公元353年,殷浩自寿春率众七万北伐,他用了羌族酋长姚襄做为先锋,行军到了山桑的时候,姚襄倒戈投降并袭击殷浩的部队。殷浩丢弃了辎重,狼狈逃走,士卒死伤万余人。

东晋的世家大族本来就不主张北伐,至此北伐受到挫折,世族大地主琅琊王氏王羲之便主张不但应该放弃河南,只需要保住长江以南就行了。

保淮之志,也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无人能及,但出于维护世家大族利益的角度,和殷浩互通书信表示还是放弃北伐。

东晋政府在这种不利的形式下,只得把司州拨归桓温来节制,也就是说把收复河南的人物交给恒温来负责。桓温上表弹劾殷浩,殷浩被罢免,到了这个时候,桓温北伐已经名正言顺,谁也不能阻止他的北伐步伐了。

第一次北伐:准备不周,粮草不济。

公元354年,桓温率领步骑四万,自江陵取道襄阳,出淅川,进攻关中,于峣柳连败秦主符健的军队,兵锋直达长安东面的霸上。就是汉高祖刘邦入咸阳后驻扎的地方。对于桓温的部队到来,关中父老积极支持,和当年关中父老欢迎刘邦入关中的感觉相似。

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晋书·恒温传》

在关中人民的积极支持下,晋军才能取得胜利,迫使苻健退保长安,深沟自固,不敢交战。桓温来的时候,由于运输上的困难,没能够带足够多的粮食,本来打算利用春麦已熟来解决,可以用来补充军粮,不料苻健先期就做了“坚壁清野”不给桓温的部队留下一粒粮食。因此,桓温的部队在供给上遭遇了严重困难,是年九月,桓温的部队粮草不济,只好退兵。

第二次北伐:洛阳的得而复失背后,是东晋政权对桓温的防备。

公元356年,逗留在河南许昌一带的羌族酋长姚襄,进攻洛阳,桓温自江陵北伐,把姚襄击溃,姚襄向西走关中,被秦主苻生所杀。桓温收复了洛阳以后,建议政府还都洛阳,并主张把永嘉之乱以来流落到南方的北人,全部北迁到河南。但那个时候南渡的北方世家大族,他们都已经在江东有了自己的产业,自然不愿意北迁,对桓温的建议,纷纷提出异议,复都洛阳之议只要就此作罢。

公元358年,豫州刺史出缺,朝廷最开始拟任命桓温的弟弟桓云为豫州刺史,这个时候尚书仆射琅琊王彪之认为这么做很危险,提出反对。

温居上流,已割天下之半,其弟复处西藩,非深根固蒂之宜。——《晋书·王廙传弟子彪之附传》

东晋朝廷采纳了王彪之的建议,任命吴兴太守陈郡谢万为豫州刺史。公元359年,万受命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昙北征,期间由于郗昙患病退屯彭城,谢万误认为前燕大军压境,仓皇下令退兵,导致部队溃散,谢万自己脱离了部队,单骑返回做了逃兵。于是许昌、颍川、谯、沛诸城,相继被前燕慕容氏所攻破。到了公元365年,洛阳又告失守。

第三次北伐:桓温决心不足、粮草不济,加上慕容垂的奋力一搏。

公元363年,桓温被任命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次年又加扬州牧,到公元369年,兼徐、兖二州刺史,荆、扬两镇,都有桓温一人兼任。桓温企图利用北伐获得胜利,建立更高的威望,以便于自己代替晋称帝,因此决定北伐前燕。这年四月,桓温统率步骑五万,从姑孰出发。六月的时候,到达了金乡。由于这年夏季气候干旱,水位低落,如果运输粮食给养的航道不能畅通,五万人的部队是无法北进的。

因此,桓温驻兵在金乡,派人开辟航道,保证大军北进的粮食和军需物资的运输。但是北方到了秋冬季节雨水稀少,水位骤落,航道能否畅通无法得到保障。桓温的谋士郗超为了此事向恒温提出过自己的顾虑,认为粮食运输困难,并为此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个是今年整顿军马、积蓄粮食、清理航道,到明年再进兵;第二个是率领部队直扑邺城,和前燕决胜负于一战。

对于这两个建议,桓温认为第一个方案太迟缓,使前燕有了准备时间;第二个方案直扑邺城一战定输赢,又有点太冒险了。因此都没有采纳。

桓温亲率水军自清水经四渎口入黄河,舳舻数百里,进至枋头。另外派遣建威将军檀玄自陆路进军,在黄墟击溃的前燕征讨大都督下邳王慕容厉的两万军队。前锋邓遐,朱序又在林渚击败了燕将傅颜的军队,军事形势的发展对晋军十分有利。枋头离前燕国都城邺城只有两百里,前燕君臣恐慌异常,一面向苻秦王朝求救,希望符秦从洛阳出兵侧击牵制晋军北进,一面做好出奔龙城的准备,同时改派慕容垂为南讨大都督,率兵五万抵御晋军。

桓温在七月间到达枋头,果不出郗超所料,由于谨慎,桓温并不敢直扑邺城。到了这一年的九月,北方继续缺水,航道接近干涸,不能利用了。

先使袁真伐谯梁,开石门以通运。真讨谯梁皆平之,而不能开石门,军粮竭尽。——《晋书·桓温传》

桓温在进兵之初,曾命豫州刺史袁真进兵谯、梁,直趋荥阳,想叫他打开荥阳的石门,把黄河水引进蒗荡渠,以沟通淮、泗水运,使水军能由这一条水路退回淮上。袁真虽然攻克了谯、梁,却不敢进兵荥阳,打不开石门。

温焚舟步退。垂以八千骑追之,战于襄邑,温军败绩,死者三万人。——《晋书·桓温传》

慕容垂又命其弟范阳王慕容德率精兵15,000人,加强了石门的防御力量,袁真就更难完成夺取荥阳、打开石门的这个战略任务了。桓温悬军深入,粮草已尽只好退兵。退兵时仍无法走水道,只好焚毁战船,丢弃辎重兵器,由陆路撤退。慕容垂帅骑兵八千跟踪追击,慕容德设四千劲骑与慕容垂夹击晋军,晋军大败,损失三万多人。东晋收复的淮水以北的失地,又重新丧失。

北伐失败的三个原因和一点积极意义。

桓温北伐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以下三条:

一、东晋内部方镇与中央之间的矛盾,即所谓的荆扬之争,东晋政权为了防止方镇做尾大不掉,利用手中的军事力量对中央构成威胁,要千方百计遏制方镇势力发展;

二、南北世家大族从自身利益出发,都不支持桓温北伐,对于收复失地也没有兴趣。北方世家大学难度之后,因为得到了自由。北方世家大族在南渡后,因为经济利益得到了补偿,因此对于桓温北伐也不支持;

三、桓温北伐的动机和祖逖不同,他有代晋自立的野心,北伐不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他的目的很多人是清楚的,因此他的北伐并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历史有两面,桓温北伐尽管失败了,但也产生了积极意义。桓温北伐对北方的氐族、羌族、鲜卑族统治者造成了打击,客观上支持了北方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因此,其北伐还是起到了积极意义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