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貓貓要爲大家介紹的不是一款遊戲,而是一部反映中國獨立遊戲製作歷程現狀的紀錄片《獨行》。中國有多少獨立遊戲開發者?

如今人們的生活也離不開遊戲,在這個年代,遊戲已經從曾經的不被認可、反對到現在被衆人所接受,所熱愛;越來越多的人從事遊戲這個行業,而中國的遊戲,卻始終處於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

在此之前,也沒有人知道中國有多少獨立遊戲開發者,也沒有人知道他們都來自何方,更沒有人知道他們每天各自的生活狀態。但確實有這麼一羣人,執着、低調、努力地做着自己喜歡的遊戲。

在做獨立遊戲這件事上,或許壓根不存在成功和失敗的概念。每一個獨立遊戲作品,都是電子遊戲史的一部分,而歷史,就應該被記錄下來。這就是導演拼命三郎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衷。

獨立遊戲其實本身並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卻依舊有不少遊戲愛好者投身於此。這樣一羣特殊的人,鮮少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裏,我們或許會產生「逃避現實」「nerd」這樣一些誤解。

《獨行》通過介紹 5 個獨立遊戲開發團隊,極其剋制地講述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讓我們瞭解這樣一羣人,瞭解這個行業。屬於所有遊戲人的孤獨

有人說,“紀錄片拍出了真實感,但的確缺少一些技巧或者燃點。”細想之下,其實在國內遊戲市場中,獨立遊戲本身就缺少燃點。

可是紀錄片通過這種敘事的平淡和情感的剋制,構建出了一種真實細碎,綿延始終的,屬於獨立遊戲人甚至所有遊戲人的孤獨。

最讓貓貓印象深刻和敬佩的是陳靜。像他這樣對美術有極致追求,對於遊戲又極爲專業,執行力又強的大才,一定可以選擇這樣一條路:進入遊戲大公司,早就能在36歲這樣的年紀實現財務自由。

但可能也因爲他那種難以抑制的創造欲,讓待在大公司成爲一件不太可能的事。他說他想在有生之年完成一款有《塞爾達傳說》那樣品質的遊戲的時候,着實讓人動容。

在這個自由和財務高度相關的年代,許多人都認爲隨心所欲纔是自由的前提;但其實自由無關財務,無論在何等境遇,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你很難說得清楚,到底是怎樣一種衝動在驅使着他們繼續開發獨立遊戲。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片名爲什麼叫「獨行」?三郎說:“獨行有很多種拆解。其一,獨,是獨立精神;行,是行動。你有獨立精神,不去行動,那不行。”中間省略一段,三郎最後說:“其實,獨行的靈感源自一句粵語歌,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和國外的獨立遊戲相比而言,中國的獨立遊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很慶幸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標新立異,他們特立獨行,他們熱愛遊戲,將遊戲視爲信仰情懷,他們不畏艱難,堅定地走着獨立遊戲製作的這條道路。

《獨行》這部電影值得每一個熱愛遊戲的玩家,抑或是在遊戲行業兢兢業業的人們去觀看。向每一個從事遊戲製作的人表示敬意,因爲你們做到了我們想做的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