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石契

经幢为我国寺院常见之物,源于丝织做成的幢幡。唐人文字多曰:"宝幢"或"花幢",辽金多称为“顶幢”,或以经文称为“尊胜幢子”。陕人统称为石柱,俗称“八楞碑”,以其八面有楞也。亦有四面、六面、十面刻字者。高者逾丈,小者径尺。

宋  陀罗尼经幢 原石   高96厘米  单面宽11厘米

经幢建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年)二月十五日,为近年所新发现。经幢为青石质,八棱柱形,发现时已断为两截,所幸损字不多,每棱高96公分,宽11公分。是幢乃陇西县君李氏为其亡母清河郡夫人张氏所建。据现藏于千唐志斋的《大宋故清河郡夫人张氏内志铭》知,张氏为后蜀将领李廷珪之夫人。李廷珪其人,见于《五代史》、《宋史》、《九国志》等。据《宋史·李廷珪传》、《九国志· 李廷珪传》载,李廷珪自七岁起开始侍奉后唐太原留守孟知祥。同光三年(925年),孟知祥奉命出兵灭亡前蜀,李随军。应顺元年(934年),孟知祥自立为帝,建立后蜀,李被授予军职。后主孟昶继位后,对李信任有加,以其为主要军事将领。965年,李随孟昶投降北宋,被任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宋太祖干德元年(967年)去世。

陀罗尼经幢朱拓本

经幢书丹者柳丕,为张氏之外孙壻,属河东柳氏一脉,而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亦出自河东柳氏,且被封为“河东郡开国公”。观柳丕所书此经幢及同时书丹的《大宋故清河郡夫人张氏内志铭》之书法,为标准“柳体”风格,书法中的家族传承性,于兹可见一斑。

经幢镌刻者翟彦进、翟彦珣兄弟,名不见经传,然就其刻工来说,必为当时名手。

以下是柳丕书《陀罗尼经幢》与柳公权书《玄秘塔碑》同字对照

购 买 方 式

可学习,可收藏

宋  陀罗尼经幢拓本

一套8张

购买方式: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

以上内容由金石契独家奉献

如需转载   请注明出处

金石契精品文章链接:

美至震撼的响堂山石窟,遗忘于滏河岸边的国宝

寒夜挑灯看美人 ——吴湖帆、梁启超藏《董美人墓志》全本放送

匠心妙运 千秋典型——近佛阁藏古印精赏

文字之福——步黟堂藏战国陶文遗珍鉴赏(齐国陶文篇)

最美的写经书法,温雅秀润中尽显繁华

数量之多,造诣之高,被埋地下近两千年,它们的出土震惊了整个艺术

认竹材、识扇面——怀袖雅物

清凉世界(一)——有关扇子的事情都在这里了

一座消失的王城竟藏着神秘图案!

他家的窗花贴了五十年,揭下来后居然能在上海换一套三居室

神秘殷墟!沉睡了三千年的文明密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