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在蘇州,穿過鈕家巷,可到車水馬龍的臨頓路,也可到遊人如織的平江路。城市的繁華在巷子的兩頭穿梭着,而巷子依舊保持着最樸實的模樣。沈氏筆莊就位於蘇州臨頓路與平江路中間的鈕家巷中。不大的門店裏,製作的卻是能夠撐起中國半部書畫史的湖筆。

“天下毛筆出湖州,湖州毛筆出善璉”, 沈氏祖籍是湖筆的發源地湖州善璉。湖州善璉曾人人爲筆工,家家產湖筆。抗日戰爭爆發,許多善璉人遷居蘇州。俞安民的爺爺也是其中一員。人在蘇州,但湖筆製作的工藝並未擱置。

從爺爺輩的蘇州湖筆社、蘇州湖筆廠,到父輩的沈氏筆莊,祖孫三代人傳承着“毛穎之技”。沈氏筆莊由沈文琴、俞振漢兩位老手工藝人繼承祖業開辦,現在俞安民與妻子承襲祖業,堅守一方。

湖筆、徽墨、宣紙、端硯,文房四寶,在電子閱讀的時代不再是必需品。時代在改變,然而,手工藝人們匠心未變,用樸素的雙手做着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藝術品。

Tips:“毛穎之技甲天下”的湖筆製作工藝複雜。所謂“穎”,指的就是筆鋒尖端有一段整齊而透明的部分,業內人稱之爲“黑子”,是湖筆最大的特點。故湖筆,又稱湖穎。經歷了採料、水盆、結頭、注面、擇筆、刻字等工序,一枝好的湖筆,還需筆工賦予其“三義”(精、純、美),“四德”(尖、齊、圓、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