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俗話說“十人九胃病”。

現代人胃不好,主要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關,如喫垃圾食品、暴飲暴食、作息不規律、吸菸喝酒等。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幽門螺桿菌是“喫進去的細菌”,傳染性強,最常見傳染方式是口-口、糞-口傳播。

如共同進餐、牙齒傳播、生喫食物、接吻等。#腸胃病#

表現一:胃痛

胃不好的人也會出現胃痛,而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引起的胃痛主要爲上腹疼痛、不適、噯氣等。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表現二:泛酸

胃不好的人若出現胃酸,要考慮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因爲幽門螺桿菌會導致胃酸過多,直接會表現出泛酸、燒心的症狀,還有晨起噁心、反酸、噯氣、飢餓感,甚至嘔吐。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表現三:口臭

口臭可能是口腔炎症、胃病、肝病等引起的,也可能是喫的食物導致的。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頑固性口臭的重要原因。

幽門螺桿菌可在牙菌斑中生存,口腔感染後,會直接產生有臭味的碳化物,且,刷牙等方式,是無法去除的。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是否需要治療呢?

經確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若臨牀沒有症狀,可不用治療

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有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縮糜爛、消化道潰瘍、胃早期腫瘤術後、胃 癌 家 族 史、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等,一定要接受正規治療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診斷胃部疾病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做胃鏡

檢測方法一:尿素酶試驗

通過胃鏡檢查,取出胃黏膜組織,通過幽門螺桿菌的快速尿素酶試驗,檢測胃黏膜表面黏液層中的幽門螺桿菌產生的尿素酶來診斷。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檢測方法二:呼氣試驗

常見有C13、C14兩種。

這種方法快速、無創,適用人羣廣,是診斷Hp現症感染的最佳方法之一。

但,只能檢測胃內有無Hp感染不能明確上消化道病變的性質,所以,不能代替胃鏡檢查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胃不好的人,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謹記:飯前2件事

1,飯前洗手

飯前好好洗手,可避免“病從口入”,從源頭上杜絕細菌進入體內。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2,飯前分餐

中國飲食習慣是家人一起喫,其實,這樣很容易傳染細菌、病毒。

飯前進行分餐,尤其是家裏確診患有幽門螺桿菌的人。這樣可避免相互傳染。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養好胃,日常做好3件事:

》》第1件:常喝溫水

常喝溫水,有養胃功效,利於保護胃黏膜。

選擇的溫水最好在35-40℃,這是胃腸道黏膜最舒服的溫度。

儘量不要喝碳酸飲料、含酒精類飲品、咖啡等,刺激胃黏膜。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喝水時,放些小植物,有養胃、消炎的作用。

蒲公英根紅茶

將蒲公英根按發酵工藝進行加工處理,製成發酵蒲公英根茶,可大大降低寒性,泡水喝,不溫不燥,更適合長期養胃飲用。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蒲公英,歸胃經,有記載,蒲公英“爲瀉胃火之藥,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長服久服而無礙。”

研究發現,蒲公英具有廣譜抗菌作用,被稱爲“天然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臨牀上抗生素。

研究證實,蒲公英能殺滅、抑制胃病致病菌幽門螺桿菌,能修補胃黏膜的損傷,可促進潰瘍面癒合,適合慢性胃炎、胃潰瘍者飲用,有不錯的養胃功效。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第2件:減少食物刺激

選擇什麼食物,對養胃來說很重要。

多喫些軟的、刺激性小的食物養胃,減少辛辣、生冷、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直接刺激胃部,損害胃黏膜,增加胃炎、胃潰瘍的病情,不利於養胃。

油炸食物:含油高濃度的丙烯酰胺,一種致癌物,會增加胃癌的風險;同時含有大量反式使反酸,會損傷肝臟、血管。

酒:含有酒精,會對胃黏膜產生刺激,導致胃病複發率高。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第3件:常做養胃小動作

養胃,是一朝一夕的事,急不得。

日常做些養胃小動作,幫你更好的養胃:

①按揉足三里穴——促進消化

位於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

按揉此穴能有效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酶的活力,對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有很好的效果。

臨牀上,按摩此穴用來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等衆多胃部疾病。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②快速擦摩中脘穴——改善胃脹

位於腹部正中線上,胸劍聯合與肚臍中央之間中點處,所謂胸劍聯合,就是自胸部正中向下循按,指下由硬變軟處,即胸骨下端盡處。

中脘正處在胃的賁門和幽門之間。在胃的中部,當然以治療胃部的問題爲主。

用溫熱的掌心,放在中脘穴處,局部快速按揉此處,約3-5分鐘

之後放慢速度,擴大擦摩範圍,摩到兩側肋骨下方,此時,慢速摩動即可。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呼(hū)字功

《河洛精蘊》記載,“喉音爲土”。所以,有“呼(hū)字正好爲喉音,五行屬土,對應脾。”

日常多練“呼字功”有助於調養、補益脾胃之氣。

胃不好,這3種表現,若佔了一個,警惕幽門螺桿菌可能已“落戶”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