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財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前不久,北京市商務委員會等7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了19條新舉措,優化便利店的發展環境,方便市民的生活。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根據《措施》,今後北京將按照每個社區不少於1個便利店的配置指標完善街區商業生態;利用疏解整治騰退出的空間資源,引進連鎖品牌便利店經營;在改革經營許可方面,將進一步簡化食品經營許可手續,允許連鎖便利店企業開展乙類非處方藥品零售。在資金方面,將對搭載蔬菜零售、早餐、針頭線腦等便民服務的便利店給予租金補助。

記者在走訪幾家便利店的過程中發現,如今不同年齡層的消費羣體對便利店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不少人表示,來便利店購物除了營業時間或位置上的便利性,環境整潔,品類齊全也是原因之一。

消費者:下班晚上不想做飯,就來買買他們這個包子,不是二十四小時都有嗎,還有熱餐區的飯什麼的。

幾家連鎖便利店企業負責人表示,北京便利店新政19條的出臺,切實解決了便利店選址難、運營成本高、行政許可週期長、搭載服務種類有限等突出問題。

侷限於日常標準化的商品零售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鮮食、咖啡等產品的銷量正在不斷上升,未來,將會繼續擴大經營品種的範圍,爲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

便利店行業銷售業績與門店數量雙增長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在電商的快速發展以及房租人力成本大幅上漲的背景下,政策的利好一定能大幅提振行業的信心。前段時間,鄰家倒閉的消息相信很多人記憶猶新,但記者在調查中瞭解到,鄰家的倒閉並不是行業中的普遍現象,如今,不少連鎖便利店品牌近兩年都迎來了加速發展的時期。

便利蜂運營副總裁 王紫:2017年年初成立的時候,我們一次性開了五家門店,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到2018年6月份的時候,我們的門店數量已經突破了兩百家。

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 佐藤建一:7-11是從2004年進入北京市場的,從2004年一直到2010年,我們公司整體的利潤狀態,一直都是赤字,但是從去年開始,我們已經彌補了累計虧損,進入純盈利的狀態。

便利店行業無論新舊品牌,近幾年也獲得了廣泛的資本關注。有媒體報道,2017年,北京好鄰居便利店以8400萬美元的價格被全資收購,今年6月,武漢Today便利完成3億元B+輪融資,估值超30億元。

據業內不完全統計,短短不到兩年,已有40億資本湧入便利店行業。

業內人士分析,便利店之所以成爲了中國零售行業備受資本青睞的明星業態,主要與其滿足即時性消費需求的特點有關,相比較來說,大型賣場或超市這種更長週期的消費類型,反而更容易受到電商的影響。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祕書長 王洪濤:一方面經濟整個的發展,另外是渠道的升級,還有一方面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的變化,同時也是中國城市化的進程,方方面面,都促成了便利店發展迎來了這個時期。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相比2016年,便利店行業增速達23%,門店數量突破了10萬家,市場規模已超過1900億元。

連鎖不復制 便利店將更重差異化經營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數據顯示,便利店目前已成爲實體零售行業中增長最快的業態,滿足居民最後一公里消費需求的市場增長空間巨大,潛力無限。高增長下中國便利店行業,還出現了哪些新趨勢,又面臨着怎樣的風險和挑戰呢?

記者在北京京旺家園小區附近的一家便利店看到,店內果蔬、生鮮、肉蛋、米麪、副食、糧油等產品一應俱全。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標準化複製的模式經營便利店,在服務不同商圈時可能會“水土不服”,未來,便利店將運用更多的技術手段去提升效率,增強消費者與門店的互動,在店型研發上做到連鎖不復制,千店千面。

便利蜂運營副總裁 王紫:我們的用戶有很高的比例是通過便利蜂的專屬APP,在門店進行挑選和購物的,我們可以更多地瞭解我們的用戶到底是誰?買的什麼樣的商品?通過後臺數據的分析會得出,門店周邊的用戶,他可能還會需要哪些更多的商品。

十幾年前進入北京市場的老牌日資便利店7-11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以日本原有的經驗開發出來的商品並不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未來的經營還將綜合考慮不同地域上的差異,提供不同的商品帶給顧客新鮮的感受。

專家表示,近兩年便利店單店銷售,利潤水平雖較歷年有所改善,但與國際領先企業差距仍然較大,即食品和自有品牌的商品結構仍有待提升,與便利店發展更爲成熟的日本市場相比,加盟佔比還有長足的發展空間

此外,便利店背後複雜高效的供應鏈系統、精細化運行的管理體系,看似簡單其實門檻很高,儘管門店數量的擴張有助於規模經濟效益的形成,但還是要把握好發展速度和管理水平的平衡。

延伸閱讀↓↓↓

禪街首次招租,只要你夠有特色,小到23.5平米大到1814平米都是舞臺

②溫醫大校史館今天開館!厲害了,這60年出了那麼多名人!

③喂,菲亞特!締造溫州第一代出租車傳奇的那個“張大膽”後來怎麼樣了?

1978-2018,溫州市區40年房價全回顧

編輯 | 李建國     審讀| 林    豐

責編 | 施世潮     監製 | 蘇亦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