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關注高中生物公衆號,如您尚未關注,點擊標題下方"高中生物”關注我們,即可獲取教育經驗、方法、學習資料等,每天與您相約!

想每天收到新鮮的知識?

趕緊星標高中生物吧★

不要錯過

一、內環境

1、體液的組成

2、各種細胞的內環境

①血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血漿;

②毛細血管壁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血漿和組織液;

③毛細淋巴壁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淋巴和組織液;

④體內絕大多數組織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組織液

3、內環境和外環境

(1)對於細胞來說:①內環境:細胞外液;②外環境:呼吸道、消化道、肺泡腔、輸卵管、子宮等

(2)對於人體來說:①內環境:人體內部的環境;②外環境:人們生活的外界環境

二、人體內有關的液體

1、體液:包括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細胞外液主要包括組織液、血漿、淋巴,也叫人體的內環境。此外,腦脊液也屬於細胞外液。

2、外分泌液:主要指外分泌腺(如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淚腺、汗腺、皮脂腺等)分泌的,運輸到體外和消化腔的液體。包括各種消化液、淚液、汗液等。

3、原尿:血漿通過腎小球時經濾過作用形成,與血漿成分相比主要是不含大分子蛋白質。

4、尿液:原尿再經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後形成,主要包括水分、無機鹽及代謝廢物,是人體的重要排泄物。尿液是一種排泄物,既不是體液,也不是外分泌液。

三、細胞外液的化學成分

1、血漿成分: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脂質、氨基酸、激素、維生素、抗體、各種細胞代謝產物等。

2、組織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與血漿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別是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質含量很少。

四、細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1、溶液的滲透壓: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於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的微粒的數目,溶質微粒越多,溶液濃度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由於血漿中含有無機鹽和蛋白質,故血漿滲透壓與其有關。

(1)水在細胞內外的轉移取決於細胞內外滲透壓的大小。

(2)內鉀外鈉:決定細胞內液滲透壓的主要是鉀鹽(因爲鉀鹽主要存在於細胞內液);決定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是鈉鹽(因爲鈉鹽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

(3)細胞外液滲透壓>細胞內液滲透壓—→水外流→細胞皺縮;細胞外液滲透壓<細胞內液滲透壓—→水內流→細胞腫脹

2、正常人的血液pH範圍是7.35~7.45,緩衝物質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3、溫度:37℃左右

五、內環境的功能

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高等的多細胞動物,它們的體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六、內環境的穩態

1、內環境的動態變化

(2)具體表現:內環境各種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都處於動態平衡中。

2、內環境穩態的概念、內容與基礎

(1)概念: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

(2)內環境穩態的內容與意義:

(3)維持基礎:人體各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

(4)直接參與的器官與系統: ①消化系統②呼吸系統③泌尿系統④循環系統

3、內環境穩態調節機制現代觀點:神經一體液一免疫調節網絡

4、內環境的穩態與消化、吸收、循環、排泄系統的功能聯繫:

5、意義:內環境中血糖含量、溫度、pH等保持在適宜的範圍內,細胞代謝正常進行。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七、 穩態失調與相關疾病

病狀名稱

內環境理化性質變化

引起疾病的症狀

尿毒症

尿素等代謝廢物在體內積累

自身中毒和綜合病症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高

多食、多飲、多尿、口渴、飢餓感強烈,身體消瘦

高原反應

體內缺氧,血氧過低

頭痛、乏力、心跳加快

感冒發燒

體溫過高,影響酶的活性

食慾不振、四肢無力

嚴重腹瀉

丟失大量的水和無機鹽

疲倦、周身不適、噁心

八、 知識點撥

1、血液Na+、K+、pH的穩定性: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間,變化範圍很小。原因是血漿中含有HCO3-、HPO42-等離子,可起到緩衝作用。

2、內環境穩態失調:長期營養不良,會出現組織水腫。人體發生花粉等過敏反應時,引起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出,會造成局部組織液增加。淋巴管阻塞會引起組織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質迴流到血漿從而使組織液增加。腎小管腎炎也會使組織液增加而水腫。細胞代謝旺盛使代謝產物增多,組織液濃度增加使組織液增多而水腫。

3、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具體表現:飲水不足時,抗利尿激素釋放增加;劇烈運動時,人體會大量出汗;接受抗原刺激後,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

4、體液各成分間的轉化與判斷方法

①相互轉化關係:

②判斷方法:

5、不存在於內環境中的物質

①只存在於細胞內的物質:血紅蛋白及與細胞呼吸、DNA分子複製、DNA分子轉錄、mRNA翻譯有關的酶等。

②在細胞內合成後直接分泌到體外的物質:消化酶等。

③不能被吸收的物質:纖維素等。

6、不發生於內環境中的生理過程

①細胞呼吸的各階段反應。

②細胞內蛋白質、遞質和激素等物質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界環境所發生澱粉、脂質和蛋白質的消化水解過程。

九、知識拓展

1、人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出現下列情形,穩態會遭到破壞:

①外界環境變化過於劇烈;

②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

2、神經一體液一免疫調節網絡是內環境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①神經調節:調節的主要方式,如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

②體液調節: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CO2、H+等通過俸液傳送對機體進行凋節,其中主要是激素調節。 ③免疫調節:免疫系統通過清除異物、外來病原微生物等對內環境的穩態起調節作用。

3、內環境成分的位置關泵分析

(l)圖中①爲細胞內液,②爲血漿,③爲組織液,④ 爲淋巴,②③④共同組成了內環境。

(2)A端若爲動脈的上端,則A處的氧分壓要高於 B處,A處的營養物質含量高於B處,但B處CO2和代謝廢物的含量均高於A處。

(3)由圖中可知:毛細血管壁細胞的生活環境爲血漿、組織液,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生活環境爲淋巴、組織液,血細胞的生活環境爲血漿,組織細胞的生活環境爲組織液。

4、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分析

I是體內外進行物質交換的系統,並能爲內環境提供02並排出CO2,這說明I是呼吸系統,內環境與 I交換氣體必須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如果Ⅱ內的葡萄糖通過①只能進入血液,那麼Ⅱ爲消化道,①表示主動運輸;Ⅲ是泌尿系統,②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膚有保護的作崩,皮膚中的汗腺通過分泌汗液來排出代謝廢物,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膚。

(文章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Tips:

大家在生物學習過程中還有哪方面知識學起來比較喫力,歡迎給生物姐留言,生物姐會盡力幫助大家。

精彩回顧:

1、2018新高考來了!這6點將會影響到大部分高中生,家長和學生都要注意!

2、盤點丨生物實驗用到的器材與藥品,收藏一篇就夠用!

3、高二生物丨選修三細胞工程知識要點彙總

4、老師,我想他了怎麼辦?老師的回答讓學生立志名校!家長學生都要看看!

5、《人民日報》@考生和家長: 高考倒計時50天衝刺全攻略!

想要每天都收到這樣的文章?那就趕緊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吧

高中生物

掃碼關注

每天收到精彩推送!

有問題,要資料,趕緊聯繫生物姐!

生物姐微信號:ziluolanzz

生物姐QQ:283137608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