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志心皈命禮,玄都元陽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萬衆,考較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福被萬靈,主衆生善惡之籍,恩覃三界,致諸仙升降之私,除無妄之災,解釋宿殃,脫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羣生是賴,蠢動鹹康,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此三位天帝之名及其職掌爲:“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

三官大帝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民間宗教信仰之一,屬於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三官大帝,又稱“三元”,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

《儀禮》的《覲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

關於三官大帝道教有比較詳細的經文記載。

《歷代神仙通鑑》雲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皆天地莫大之功,爲萬世君師之法”。元始天尊吐氣化成“三官大帝”。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此三位天帝之名及其職掌爲:“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並稱“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寶號,能除厄難”。

解讀:

三官的誕辰日即爲三元日,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其中正月十五日爲元宵節,天官就是天庭主管,即紫薇大帝,負責定罪(立律法)和賜福。七月十五日爲鬼節,地官就是地獄主管,即鬼王北陰酆都大帝,負責審判罪人和赦罪。十月十五日就是下元節,就是海中龍宮主管,即龍王,即天蓬元帥,負責消災。

《元始天尊說上元一品九炁天官賜福寶懺》首讚:

“瞻仰雲臺無上天,巍巍色相自莊,三清化炁成三聖,三皇初歷定三元,分司天地及水府,總攝幽明並制仙,得道羣真需保舉,通靈鬼籍賴昇遷,神功妙德難思議,九炁清風不紀年,於今皈命大天尊, 獻花酌水啟法筵,惟願恩膏沛大千,羣生福壽永綿綿。”

解讀:

從這一段經文可見,三清之都是先天一炁,都是太上老君,一炁化爲天官、地官和水官(天蓬元帥也是太上老君用道解化出來的)。民間分別以堯帝、舜帝和大禹爲天、地、人三官,其中天官堯帝就是紫微大帝。

《三官總誥》:“志心皈命禮,唯三聖人。乃壹太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溥濟存亡。道冠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人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三宮九府感應天尊。”

解讀:

可見天、地、人三官都是太極裏面的靈,太極含有金、木、水、火、土之靈。

《上元天官寶誥》:

“志心皈命禮,玄都元陽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萬衆,考較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福被萬靈,主衆生善惡之籍,恩覃三界,致諸仙升降之私,除無妄之災,解釋宿殃,脫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羣生是賴,蠢動鹹康,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解讀:

九炁就是至至陽之炁,代表兌靈,負責賜福。《中元地官寶誥》:“志心皈命禮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衆。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嶽八極四維。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衆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羣生父母。存沒霑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

解讀:

地官就是“羣生父母”,就是玉清真王,負責審判衆生和消一切罪。地官就是鬼王北陰酆都大帝,就是地藏菩薩。地官在地上行走時以天蓬元帥青靈帝君爲坐騎,所以兩個是一體的。地官爲七炁,“慈育天地”,就是開天地,當然也能遮蓋天地。地官就是太陽神,發光時冰雪融化,即開天地,此後植物生長,動物繁殖。太陽不發光時,空氣中的水都落下來爲冰,覆蓋一切山地,動植物都死亡,世界一片黑暗。故在小說《紅樓夢》中稱清虛觀裏的神爲遮天大王。

《下元水官寶誥》

“志心皈命禮:暘谷洞元。青靈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衆。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災大會。劫數之期。正壹法王。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無爲教主。錄衆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俱泰。力濟無窮。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解讀:

青爲木,青靈宮即木宮,所以水官是木龍天蓬元帥。水官爲五炁,即是水宮中的龍王,也是地獄裏的閻王。

在堯帝、舜帝和大禹在人間出生之前也是有三官大帝的,所以三官大帝的誕辰日並非指堯帝、舜帝和大禹三人的真實生日,他們各自還有自己的誕辰日。堯帝爲農曆四月二十八日(四爲艮土中的兌金),舜帝爲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五爲艮土,也有說農曆八月十二日的),大禹爲農曆六月初六(根據河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爲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