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亂”是由漢族將領吳三桂發起,針對康熙帝削藩的軍事反叛
所謂“三藩之亂”是指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駐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率先起兵,進而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孫)與各地漢族將領,偕同廣東平南王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反抗清廷的軍事行動。
清廷能夠入主中原,三藩都是絕對的功臣,無論是吳三桂引清軍入關,還是尚可喜協助攻佔廣東,耿仲明炮轟潼關,除此之外更是招攬明朝部衆數十萬。
清初能夠穩定江山,三藩也是勞苦功高,吳三桂攻克雲南絞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尚可喜擊敗李定國平息反抗,耿繼茂於福建打擊鄭成功等沿海抗清勢力。
三藩的存在,完美展示清朝攝政王多爾袞,“以漢臣制衡漢人”的政策,明朝歸降部衆極大彌補滿清人口的劣勢,減少了清軍八旗的傷亡,同時與農民軍和南明的廝殺中折損,削弱可能威脅清王朝的力量。
令後世好奇的是,若少年天子康熙帝不削藩,平西王吳三桂究竟會不會起兵造反?筆者帶您剖析,吳三桂起兵反清前的變化。

清朝有平西王吳三桂、恭順王孔有德(後改定南王)、懷順王耿仲明(後改靖南王)、智順王尚可喜(後改平南王)、義王孫可望,共五位異族王
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與智順王尚可喜,爲皇太極帶來火器裝備,提升了清軍的攻城及戰場殺傷力,隨皇太極東征朝鮮、西征蒙古、南掠明朝,奠定清王朝崛起和統一的基礎。
義王孫可望的存在,令南明與大西軍內部分裂,使得反清高潮的良機被錯過,其歸降後協助清軍,擊敗李定國等部抵抗勢力,最終攻入雲南和貴州,促成南明政權的覆滅。
吳三桂其人,根據《吳三桂紀略》載其“孝聞九邊,勇冠三軍”,對清朝入主中原作用極大:
首先,吳三桂以關寧鐵騎與李自成山海關大戰,極大消耗農民軍的銳氣,令清軍能夠以相對少的代價,順利抵近北京對中原進行統治,因此吳三桂與麾下的關寧軍,很大程度決定了戰爭的勝負。
其次,明末吳三桂已是遼東系領袖,祖氏家族的關寧鐵騎,與分散在各地的遼東系將領,皆聽從於吳三桂調遣,吳三桂利用與原九邊將領的交情,策反農民軍中的明朝降將,加速李自成的敗亡。
最後,吳三桂在緬王莽白,交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後,毅然將其絞殺,使得明朝的精神旗幟不復存在,令各地忠於明朝的士紳無所依憑,反清的浪潮也逐漸平息,加快了清朝對各地的治理和恢復。
此三件功勞,爲其日後‘裂土封疆’奠定基礎。

吳三桂因‘國仇’而引清軍入關,又因‘家恨’策反農民軍內明朝將領,但絞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目的卻是自保,以兌現多爾袞承諾的‘裂土封王’承諾。
《清史稿·諸王·多爾袞傳》攝政王多爾袞寫給吳三桂的信“伯若率衆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爲藩王。國讎可報,身家可保,世世子孫,長享富貴。”
順治初年的清朝,既有強勁的八旗精銳,又有多爾袞等衆多名將,農民軍李自成慘敗,吳三桂明升暗降"出鎮錦州",南明弘光政權與隆武政權在短時間覆滅,都令吳三桂感受到時代劇變的壓力,從而專心服務於清廷。
吳三桂雖然頂着王爵,爲清朝從南到北拼殺,但明朝降將衆多,建立功勳者更不計其數,想要保住爵位,必須在南明最後的桂王永曆政權,撈取足夠的政治資本。
順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吳三桂配合清信郡王鐸尼,最終會師昆明佔領雲南,隨後又隨內大臣愛星阿出兵緬甸,得到永曆帝朱由榔。
如何處置朱由榔頗爲棘手,朱由榔曾寫信勸諫吳三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希望兩者達成默契放過自己。
《南明史》永曆帝書信:“將軍縞素誓師,提兵問罪,當日之本衷原未盡泯也。”“朕今日兵單力微,臥榻邊雖暫容鼾睡,父子之命懸於將軍之手也明矣。若必欲得朕之首領,血濺月日,封函報命,固不敢辭。倘能轉禍爲福,反危就安,以南方片席,俾朕備位共主,惟將軍命。”
朱由榔的話吳三桂何嘗不懂,洪承疇離雲南時吳三桂便已做打算,只是作爲統軍在外的明朝降將,十數年征戰嫡系損失殆盡,滿清八旗早已佈置於雲南周邊,若永曆帝的話傳到順治帝耳中,半生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爲證清白,吳三桂只好親自勒死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成爲南明士人眼中的叛徒,以此獲得平西親王,坐鎮雲南兼轄貴州的殊榮。

清朝順治年間,爲犒賞吳三桂、尚可喜與耿繼茂三位王爵,曾劃分過四塊封地,分別是四川、雲南、廣東與福建,最終實授吳三桂雲南,尚可喜廣東,耿繼茂福建。
明末清初戰亂頻發,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在與清朝的交戰後,四川人口“十不存一”;雲南在永曆帝時,闢爲根據地積極發展,但在與清朝的數年拉鋸中盡毀;
廣東雖有海外貿易支撐,但臨近南明政權受到鄭成功威脅,戰火不斷民生凋敝;福建在萬曆年間倭寇橫行,更是與臺灣鄭氏隔海相對,禁海遷民百姓流離;總而言之,皆爲貧瘠荒亂之地。
順治十六年洪承疇奏:除各土府外,其迤東之雲南府以及臨安、曲靖、澄江、尋甸各府與迤西之楚雄、武安、姚安、大理、永昌各府,無處不遭兵火,無人不遇劫掠。如衣糧財物頭畜俱被搶盡,已不待言;
清廷將偏遠的雲南作爲封地,又給予吳三桂自治的權利,事實上默許雙方平行的關係,清廷輸送財政支持,吳三桂保障邊疆穩定,通常稱這種方式爲“羈縻政策”,這是順治帝在清初動亂局面下最好的處理。
對吳三桂而言,皇位也許很誘人,但清朝的強大他是最清楚的,覬覦皇位只能圖招殺身之禍,相反世襲罔替的爵位和封地,及當地兵馬的指揮權限,這些足慰此生所揹負的罵名。
而強佔桂王府和沐氏莊園,亦或是奢侈華麗的物質享受,甚至是與蒙古的茶馬貿易,更像是秦朝名將王翦般自污,此外賄賂朝中親貴,熱情迎接欽差監督,同時主動上奏辭掉雲貴兩省的政務,諸多措施目的是博取朝廷的信任,而非積極謀劃起兵反叛。
《清史稿·聖祖本紀》載:六年五月辛酉,吳三桂疏辭總理雲南、貴州兩省事。從之。

康熙十二年,親政的康熙不顧朝臣勸諫,作出件朝野驚愕的事情,令平南王尚可喜與其子尚之信“撤藩還遼”,態度之強硬前所未有。
《清史稿·聖祖本紀》載:三月壬午,平南王尚可喜請老,許之;請以其子之信嗣封鎮粵,不許,令其撤藩還駐遼東。
尚可喜畢竟有親兵,且遠在廣東撤藩尚需時日,未及施行便再次傳來消息,義王孫可望襲爵至孫徵淳,竟被詔降襲慕義公,這令吳三桂心中忐忑。
當吳三桂請求撤藩的奏疏被允准後,可想而知吳三桂心中的怒火,經千年演化的爵位傳襲,和辛苦打拼得到的封地,被康熙這個少年天子所破壞,但吳三桂隱忍不發,暗中則抓緊時間擴充軍隊。
清軍八旗早已不復當年之悍勇,江南兵勇也不過十餘萬衆,如鰲拜般猛將被康熙所自廢,且隨着對漢族降臣撤藩削爵,使明朝降臣已無效忠之心,爲了子孫後代的富貴榮華,吳三桂只能冒險起兵反叛。
近半年的時間,康熙帝對吳三桂的推諉毫無察覺,欽差也被吳三桂所矇蔽,朝野未做任何準備,以至於江南半壁在短時間內丟失。
康熙帝在吳三桂起兵後停止撤藩,但清朝統治者的言而無信,令所有漢臣失望,靖南王耿精忠、四川總兵吳之茂、廣西撫蠻將軍孫延齡、陝西提督王輔臣等皆叛,加之後來尚之信響應吳三桂,使清朝統治岌岌可危。

吳三桂在起兵之初,也許就預料到失敗的結局,其麾下雖有數萬親軍,卻再也見不到關寧鐵騎的雄風;雖有部酋兵與臨時招募的新兵,卻很難在戰場上發揮作用;波及範圍雖廣卻是各自爲政,難以統一調度和指揮。
而清朝據有穩定的黃河流域,能全盤統籌迎戰方略,數十萬八旗與蒙古騎兵,甚至可以從朝鮮徵調援軍,無論是從政治、軍事、經濟,吳三桂都處於絕對的劣勢,能夠劃江而治已屬不易,所以吳三桂纔會飲馬長江而停滯不前。
若少年天子康熙未意氣用事削藩,吳三桂無必勝把握很難起兵反叛,且未必能夠得到衆多漢族將領的策應,只需等到吳三桂病逝,各地將領失去領袖,而承嗣的藩王能力遠不能與清政府抗衡,削藩的阻力和損失會少很多。
但康熙帝也並非完全沒有收穫,正是平定三藩緊張侷促的戰爭調度,才鍛鍊康熙處理複雜局面的能力,也爲後來的收復臺灣與征討噶爾丹,培養起大批優秀將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