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剪越江秋圖》系明崇禎七年(1634)春天,項聖謨本來和朋友約好打算秋天去安徽黃山旅行的,結果朋友有事不能如願,八月,項聖謨就與表弟從杭州江干起一路沿富春江、新安江旅行至遂安,畫家時年三十八歲。他將六和塔、富春山、七里壠嚴子陵釣臺、伍子胥廟、烏石灘、三江口梅城等名勝古蹟做了重點描繪,他把煙雨、風雨、晴晨、晴天等大自然氣候變化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兩江的清秀寧靜美和壯闊的動態美,巧妙地呈現於畫面上,全幅畫面有十六處題記,其中短文記事十二段,長短詩二十二首,這些題記與詩歌,不但使我們可以瞭解到他旅行的日程及其所遇,同時還看到他創作時激動的心情和對遇事物的感觸,詩與畫,情與景,交融爲一體,給人以精神振奮。

(老照片 嚴州府牌坊)

一條烏龍臥江口,江中碧水映雙塔。

繁華水運千帆下,四方商賈湧城門。

半朵梅花媲皇都,三丈紅牆護古城。

統轄浙西十三縣,名冠華夏千餘年。

說到我們建德

就不得不提到嚴州古府梅城

古城嚴州經歷了千年風霜

看到如今嚴州府的模樣

你能想象出來385年前的它

是什麼樣子嗎?

或許你難以想象

生活在今天的我們

還能回到385年前

欣賞到古嚴州城新安江一帶的景觀

或許你能聯想到《富春山居圖》

但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可是

和我們嚴州新安江相關的畫作

它就是

明朝畫家項聖謨

留給後人的一幅傑作

《剪越江秋圖》

△《剪越江秋圖》34.5公分*688公分

浙江嘉興人

項聖謨

明代畫家

1597—1658

項聖謨

明代畫家(1597—1658),字孔彰,號易庵、胥山樵。浙江嘉興人。是大收藏家項元汴的孫子。一生不附權勢,賣畫自給,擅畫山水、花鳥、人物、詩詞具佳,畫風嚴謹細密,兼有宋、元人筆力、氣韻,具有士氣和作家兼備的特點,是一位多才畫家。

項聖謨自幼精研古代書畫名作,曾由秀才舉薦爲國子監太學生,但不求仕進,沉心於書畫,山水、人物、花鳥無一不精。早學文徵明,後追宋人用筆之嚴謹,兼取元人韻致。畫面佈局大開大合,筆法簡潔秀逸,極富書卷氣息,品格高雅,境界明淨。曾得到明末兩位最爲著名的書畫家鑑賞家,董其昌和李日華的高度評價。董其昌評他的畫"與宋人血戰"(力追宋代畫風),"又兼元人氣韻"。李日華稱讚他的畫風"英思神悟,超然獨得",是"崛起之豪"。他的多幅鉅作,都得到後世讚譽。

代表作爲世所稱的還有《松齋讀易圖》、《放鶴洲圖》、《剪越江秋圖》、《且聽寒響圖》、《閩遊圖》、《蒲蝶圖》等。著有《朗雲堂集》、《清河草堂集》、《歷代畫家姓氏考》、《墨君題語》。

說到這幅《剪越江秋圖》的來歷

那可不一般~

作者爲了它可是

從杭州江干沿着三江兩岸

一路旅行直至遂安所畫

全程達五百華里!

《剪越江秋圖》系明崇禎七年(1634)春天,項聖謨本來和朋友約好打算秋天去安徽黃山旅行的,結果朋友有事不能如願,八月,項聖謨就與表弟從杭州江干起一路沿富春江、新安江旅行至遂安,畫家時年三十八歲。他一邊遊覽山水一邊對景物寫生畫稿,創作了《剪越江秋圖》,剪江即舟行江面破開江水之意。這是畫在絲絹上的水墨着色長卷,畫縱34.5釐米橫688釐米。畫卷是按他的旅行的足跡來畫的,從杭州江干起,沿富春江逆流而上,經富陽、桐廬抵建德梅城,然後入新安江到淳安,再經武強溪至遂安止,全程約五百華里。

385年前的嚴州長啥樣?

從下面這兩幅畫中你就能略知一二

△七里壠嚴子陵釣臺(局部圖)

△七里壠伍子胥廟(局部圖)

他將六和塔、富春山、七里壠嚴子陵釣臺、伍子胥廟、烏石灘、三江口梅城等名勝古蹟做了重點描繪,他把煙雨、風雨、晴晨、晴天等大自然氣候變化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兩江的清秀寧靜美和壯闊的動態美,巧妙地呈現於畫面上,全幅畫面有十六處題記,其中短文記事十二段,長短詩二十二首,這些題記與詩歌,不但使我們可以瞭解到他旅行的日程及其所遇,同時還看到他創作時激動的心情和對遇事物的感觸,詩與畫,情與景,交融爲一體,給人以精神振奮。畫面豐富多變,打破了長卷山水畫的單調呆板,令人讚歎。

△古嚴州府南北雙塔圖

畫中描繪梅城的一段,三江匯合,江面緊湊,山勢險峻,南北高峯雙塔隔江對峙。巍峨的烏龍山下嚴州古城房屋成片,城樓牆屹然,沿江岸邊船隻密集,呈現一片繁忙景象,江心帆影點點,集中概括反映新安江景色的迷人,385年後我們有幸能欣賞到古時畫家留給我們家鄉的寫生實景圖,倍感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壯觀。

因國破家亡, 項聖謨晚年家貧,卻志存高潔,不結交權貴,靠賣畫自給。他遺留下來的繪畫作品,在全國各地博物館均有收藏,也有不少流散到了國外,傳世或見於文獻記載的總數約在六百餘幅以上。他的作品,數量多、質量高、畫風獨特,其藝術技巧,在當時不亞於第一流畫家。更爲突出的是他的作品具有思想內容和時代的氣息。

項聖謨部分作品欣賞

如今,《剪越江秋圖》完好地珍藏在

北京故宮博物院

這幅能與《富春山居圖》相媲美的畫

望有朝一日能讓建德人民目睹

500裏古嚴州長卷圖的風采

通訊員:李志軍

編審:捷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