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些有着原生自卑的人,在面對次生自卑時,會傾向於認爲因爲自己很無助,自己更弱,或自己總是需要依賴別人,才讓自己沒有能力去實現心中的理想。例如,兒童時期家庭環境十分貧困的人,認爲自己“一無所有”而感到自卑,這種無助的感覺,會讓他們虛構出一個擁有很多很多金錢財富的目標,幫助他們平衡此刻自卑的感受,從而獲得繼續生存和努力的動力。

有些人的自卑,在言行舉止中很容易被看出來。另一些人的自卑就隱祕許多:他們是大衆眼裏的優秀者,卻頻頻找一些“實在不怎樣”、對他們不好的對象;或者明明有很好的工作offer,卻總選一些別人看來低於他們能力的工作;或者,ta讓你覺得有些遙遠,似乎總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這些表現背後的原因都有可能是自卑。

那麼,什麼是自卑感和自卑情結?人又是如何形成自卑情結的?爲什麼我們說自負可能是自卑的一種僞裝?這就是我們這次要討論的內容。

心理學解讀:自卑情結

自卑感:一種“比不上”的感覺

自卑感,是一種“比不上”的感覺

自卑感來源於“比較”,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它可能是在與外界的人比對時,產生的一種“比不上”或“比較弱”的感受,也可能是在與自己的理想標準對比中,感受到的“無法實現”或“能力不足”。

這種比不上或能力不足,可能威脅到我們所認爲的、自己存在的價值。許多人還會將這種自卑感壓抑到潛意識的層面。

同時,這種“比不上”的感覺,也驅使着個體做出一系列行爲,來補償它所帶來的脆弱和羞恥感(Moritz, et al., 2006)。

不同的人在面對自卑時的補償行爲有所不同。有些人會通過加倍努力來證明自己,哪怕取得小小的收穫也是對這種脆弱和羞恥的抵禦。而另一些人則選擇以迴避他人的方式來逃避自卑感,他們認爲,只要不與他人往來、並把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就能夠避免“比較”的場景,也就不會產生自卑了。

這就導致前者更有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自卑感對於他們而言更像是一種內在動力;而後者就有可能讓自己成爲一個孤僻不合羣的人,自卑感讓他們變得更自私、更自我爲中心。同時,後者也更容易成爲那些有自卑情結的人。

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每個人都體驗過,而且也是正常且健康的。但自卑情結卻往往是不健康的。

心理學解讀:自卑情結

更負面的惡性循環:自卑情結

自卑情結源於人們的自卑感,但它更持續。有自卑情結的人會在很多方面、很多時候、持續地感到自卑。它更像是一個人們難以逃脫的惡性循環,最終使得個體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或否定。

自卑情結,由阿德勒心理流派的創始人Alfred Adler最早提出。他認爲自卑可以分爲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Warta, 2008)。而原生自卑與次生自卑之間的糾葛會使人陷入一種自卑的惡性循壞,人的自卑情結就產生了。

1.什麼是原生自卑?

原生自卑產生於兒童時期,是人們在面對外在環境時體會到的不足感(Sicher, 1991)。這種不足感可能因爲個體生長發育速度落後於同齡人、生於貧困家庭、或者不當的家庭教育等等。

其中,不當的家庭教育是導致原生自卑形成的最常見原因。不當的家庭教育可能使個體在童年時經常感受到無助、始終認爲自己比別人弱小/愚笨,或覺得自己只能依賴別人等等,這些都是個體最初自卑感的來源。

例如,父母不斷強調孩子的缺點、所犯的錯誤,或恐嚇孩子說“別人都能把書念得這麼好,你爲什麼不行?念不好書長大了有什麼用?還不是就是混喫等死?”長期處於這樣的家庭教養中,會讓孩子始終認爲自己比不上其他人,從而產生最初的、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人在面對原生自卑時的自我保護

Alfred Adler認爲人都有自我保護的傾向,它有點類似弗洛伊德所說的自我防禦機制。不同的是,自我保護被個體用於抵禦外在環境對個體造成的負面影響(例如我們在與他人比較時產生的自卑感),而自我防禦機制是用於解決來自個體內部超我(內在道德標準)和本我(內在衝動)之間的矛盾。

因此,兒童在面對原生自卑時,會發展出一個虛構的目標,來幫助自己從自卑的感覺中解脫出來。這種虛構的目標通常能給人努力的方向,帶給人積極正面的感受,減輕自卑帶來的負面感受(Mitchell, 2015)。

例如,兒童時期家庭環境十分貧困的人,認爲自己“一無所有”而感到自卑,這種無助的感覺,會讓他們虛構出一個擁有很多很多金錢財富的目標,幫助他們平衡此刻自卑的感受,從而獲得繼續生存和努力的動力。

兒童時期家庭、人際環境惡劣,遭遇了很多創傷的人,容易虛構出一個“長大以後要做孩子的拯救者”(包括老師、心理醫生等)的目標,幫助他們平衡痛苦和無助感,找到活下去的勇氣。

心理學解讀:自卑情結

2.什麼是次生自卑?

次生自卑是指,產生於個體成年時期的自卑感。即當成年後的個體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實現自己虛構的目標或內心的標準時,所感到的自卑(Warta, 2008; Wexberg, 2016)。

引發次生自卑的事,可能是失敗的求職、不理想的學習成績等等。

·次生自卑會迫使人們回到原生自卑找尋原因。

次生自卑會喚起人們心中的恐懼、羞恥、脆弱(這些與原生自卑緊密相連的感受)和對原生自卑的記憶。那些有着原生自卑的人,在面對次生自卑時,會傾向於認爲因爲自己很無助,自己更弱,或自己總是需要依賴別人,才讓自己沒有能力去實現心中的理想。

成年後發生的事,彷彿是幼年時自卑的佐證。他們很難相信失敗只是一時的。

這樣,原生自卑與次生自卑的糾葛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原生自卑使得人們爲了自我保護而發展出了一個虛構的目標,這個目標卻又讓人在成年後產生了次生自卑。次生自卑往往又會把我們帶回到自卑的原點。就是這個循環,把很多人困在了自卑情結裏。

值得一提的是,一次偶然打擊並不會讓人永久地困在自卑情結裏,而是從小到大,一次又一次的困難、失敗不斷消解個體的自我價值感的同時,又遭受到了來自父母、同伴、老師等人的嘲諷和指責,才使人在自卑的情結裏越陷越深。

心理學解讀:自卑情結

自卑情結可能有哪些表現?

陷入自卑情結的人會有許多不同的表現,以下是一些,有着自卑情結的個體可能有的一種或多種表現(Warta, 2008; Mitchell, 2015):

1. 做事害羞、膽怯、猶豫不決,甚至無法承擔任何責任,因爲他們不確定自己能否勝任,這種自我懷疑也讓他們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2. 從社交圈消失,拒絕與他人往來。因爲他們認爲,就是因爲跟他人比較纔會使自己陷入自卑的困擾,如果脫離社交,自己就可以避免受到自卑的困擾了。

3. 與前一種人相反,有些有自卑情結的人會需要通過持續尋求他人關注,來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長期的自卑和低自尊,使得他們沒有辦法肯定自己的價值,只能依賴外界的關注來對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

4. 非常爭強好勝,攻擊性強。他們希望通過表現得強大來彌補內心的自卑感,這也被看做是一種個體希望打破循環做所的補償式努力。

自卑和自負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

事實上,自負很可能只是自卑的一種僞裝。

每個人都希望通過努力,來實現一系列人生目標與理想,獲得名利、掌控感、成功或幸福等。不同的是,自卑情結的人內心充滿了對自我的懷疑,一方面他們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另一方面,他們又會做很多努力來減輕自卑帶來的不適。

例如,他們可能會表現得比常人有更強的好勝心,這就是他們所做的一種補償式努力。

當這種補償用力過猛的時候,就會發展出一種“自負情結”,也就是把自己僞裝得比別人優秀,來掩蓋內心的自卑。當一個人感到自己很弱小,有一種方法可以讓Ta感到自己強大,那就是,讓別人感到他們自己很弱小。

所以,那些經常貶損他人來抬高自己、用暴力脅迫他人、或認爲世界上自己最有魅力的人,看似表現很自負,其實這些行爲都是他們內心自卑的僞裝,也是他們爲了逃離自卑所做的努力。真正的強大,不需要通過讓別人感到弱小來獲得。

心理學解讀:自卑情結

另外,自卑和自負也都是自戀人格的可能表現

自戀人格的人是始終以自我爲中心的,他們可能會認爲“我就是最優秀的(自負)”或者“我才應該是最優秀的,即使現在看上去不是(自卑)”。也就是說,有些自戀人格的人會表現出自負,而另一些自戀人格的人則會表現出自卑:

· 表現出自負的人,又被稱爲浮誇型自戀者,他們相對較不敏感但十分自信。他們普遍認爲自己比其他人優秀,並且當別人對自己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尊敬時,他們傾向於報復或對對方產生極度的憤怒(Kreger, 2014)。

· 表現出自卑的人,又被稱爲脆弱型自戀者,他們通常在情感上十分敏感,時常感到無助、焦慮,害怕被拒絕或拋棄,他們的自戀主要是爲了安撫內心的低自尊感。他們非常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但對他們來說,他人的關注,無論怎樣都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然而這兩種表現的人,本質中的自戀的部分是相通的。

如果你有自卑情結,或覺得自己是個僞裝自負的自卑者,該怎麼辦?

1.自卑也有積極的一面

要知道,自卑對人的影響並不是“非黑即白”的,自卑也有積極的一面,比如能夠給我們一些努力的動力。

2.需要把次生自卑和原生自卑分開來看待和處理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一些原生自卑,你需要更好地理解,過去對你造成了怎樣的影響。你需要經常提醒自己,你對自己的評價可能是過低的。你也需要不斷告訴自己,你現在遭遇的挫折並不是因爲你小時候體會到的那種,自己不如人的感覺,而只是一個單獨的可被處理的現實事件。

需要認識到,你的環境已經和過去不同了,你可以、也有機會重新獲得一個對自己的評價,但必須從不斷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小評價開始積累。把惡性循環變成正性循環。

3.持久穩定的友誼(或親密關係)是應對自卑的緩衝器

朋友或親密的愛人都可以給我們一些積極正面的鼓勵,提醒我們關注自己的優點。這些對於有自卑情結的人而言,都是對他們努力改變的一種肯定和正向強化。

【互動】你也有過自卑的時刻嗎?你是怎麼克服的?來評論區留言分享吧~

以上。

心理學解讀:自卑情結

References:

Ansbacher, H.L. & Ansbacher, R.R. (1964).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Alfred Adler: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Harper Perennial

Bentall, R. (2006). Inferiority complex. In G. Davey, Encyclopaedic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London, United Kingdom: Routledge.

Kreger, R. (2014). Is your narcissist the “vulnerable” or “grandiose” type?BPD Central.

Moritz, Steffen; Werner, Ronny; Collani, Gernot von (2006). "Theinferiority complex in paranoia readdressed: A study with the ImplicitAssociation Test". 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 (11): 4.

Mitchell, G. (2015). Alfred Adler and Adlerian Individual Psychology. MindDevelopment.

Pappas, S. (2011). Narcissists’ overconfidence may hide low self-esteem.Live Science.

Sicher, L. (1991). The Collected Works of Lydia Sicher: An AdlerianPerspective. QED Press.

Warta, T. (2008). Understanding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LifeScript

Wexberg, E. (2016). Individual Psycholog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