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法创新离不开字体结构的影响,对于书法创作来说,下笔时,牢记于心的字体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作意识已经从临摹的基础上脱胎换骨,在字体形态的形成和表达过程中,通过创新,自然注入了个人的审美观念,所创作出的书法作品,很可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创作过程来讲,书法的基本构成元素为线条,线条作为点的运动轨迹,在书法艺术中表现为一种流动的、有方向性和不可重复性的书写过程,而且创作过程与创作结果同步产生,没有重复和进行制作的可能。

前言:

欢迎您来到清雅阁,清雅阁的创办初衷便是以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发扬中国国粹艺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我们将始终秉持创作优质书画内容的宗旨砥砺前行。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敬请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转发。您的每一次参与都是我们创作优质内容的强大动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行书笔法中不再如楷书那样,要求逆入回出,藏头护尾。而是落笔便顺锋而入,行笔中锋行走,收笔多是顺势带出,或牵连下笔,或钩挑出锋。不再回锋作顿。这样很多笔画发生了变异。这样笔画多为露锋。笔势明显地流畅起来。也使行书中更多地形成了曲笔,笔画不可过于平直,增加了点画的动感,使之不至僵滞。笔法上的这些变化,就自然使书写的速度加快了许多。

行书因为书写的便捷,将楷书行笔中的一些繁杂的笔法进行简化,省去了许多逆、回、顿、驻、转等楷书笔法。可是,放松楷法,并非意味着行书书写的容易,在用笔上的要求反而是更高了。它要在点画的表现上保持楷书所要达到的或基本遵循的艺术效果,笔画当重处还得重,当轻处还得轻,不能像硬笔写出的那样一般粗细,有弯无折。

行书和楷书章法最大不的同,一般体现在前者“有行无列”,后者则“有行有列”,且行书中字与字之间是由牵丝映带及体势变化来达到统一协调。最为常见的行书布白形式为左右的行距大于上下的字距,这种书写形式有利于笔势的连绵带动和上下行气的贯通,给人以活泼生动、自然成趣的感觉。行书中字形的大小、粗细、虚实对比,动静、欹正、顾盼变化等均能给章法增添意想不到的审美趣味。

胡问遂1918年生,浙江绍兴人。师从沈尹默。为其入室弟子。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上海出版学校和上海市青年宫任书法教师。现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书学论文曾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书学讨论会。为《辞海》《美术辞典》书法词条撰稿人之一。

笔法创新离不开字体结构的影响,对于书法创作来说,下笔时,牢记于心的字体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作意识已经从临摹的基础上脱胎换骨,在字体形态的形成和表达过程中,通过创新,自然注入了个人的审美观念,所创作出的书法作品,很可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如果不以字体结构来约束创作行为,即便执笔如刀,运笔如风,没有字体结构的约束,书写过程则捉襟见肘。

从创作过程来讲,书法的基本构成元素为线条,线条作为点的运动轨迹,在书法艺术中表现为一种流动的、有方向性和不可重复性的书写过程,而且创作过程与创作结果同步产生,没有重复和进行制作的可能。汉字有特定的书写规律,对笔顺的先后起止都有序列性的规定,即书写过程在时间上有连贯性,由单字扩展及整篇,注重整体的协调美。笔势与体势代表了书法艺术中时间属性的全部内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