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黑龍江省位於中國版圖的最北端,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省份,在這片45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連綿起伏的大、小興安嶺;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風景優美的鏡泊湖、五大連池;勾勒出了一幅幅絢麗的畫卷。黑龍江省革命歷史悠久,紅色歷史資源豐厚,具有發展紅色旅遊的良好條件。在過去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黑龍江人頑強拼搏,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掀起了長盛不衰的紅色文化大潮,推動紅色旅遊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接下來就隨着小編跟上黑龍江紅色文化的腳步,去領略黑龍江這片廣袤土地上的紅色旅遊風采。

紅色旅遊第六十五站

集賢縣七星砬子抗聯密營遺址

集賢縣七星砬子抗聯密營遺址位於雙甲鴨山市集賢縣七星峯森林公園內。該森林公園位於完達山脈北麓,西起老坪崗,東至安邦村,北至1927高地北坡,南至樺南縣縣界。景區佔地總面積爲165平方公里,公園旅遊區面積爲26平方公里。景區核心區距縣城福利鎮22公里,近距離距縣城3公里。景區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平均海拔250米-600米,相對高度130米一150米,起伏大,坡度陡,有七座形態各異的石位子(虎頭峯、利劍峯、聚仙峯、寶印峯、駱駝峯、仙女峯、狼牙峯)矗立於羣山之中,其最高峯利劍峯海拔852.7米,爲三江平原最高點,山體巍峨,怪石磷峋,崢嶸蛸拔,遠近聞名。

集賢縣七星砬子抗聯密營遺址原是典型的未經開發的原始森林。1932年,日本侵略東北以後,開始瘋狂掠奪本地區的林業資源。在中共滿洲省委的領導下,1936年,抗聯獨立師進入此地,建立了抗聯密營兵工廠、被服廠和軍政幹部學校等抗日基地。隨後,抗聯第三軍、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八軍的一部分也相繼進入此地。由於七星峯山高峯險,易守難攻,成爲抗聯活動最大、最重要的抗日遊擊區。李兆麟等抗聯將領經常帶領隊伍轉戰這一帶。1938年2月,七星峯抗聯密營被日僞軍破壞,抗聯第八軍一師政治部主任金根兵工廠50餘名戰士和20餘名工人全部壯烈犧牲。

目前集賢縣七星砬子抗聯密營遺址作爲省級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完整的保護,是集賢縣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抗日戰爭時期革命遺址。抗聯密營遺址包括兵工廠、被服廠、後方醫院、軍政幹部學校密營等大片區域,其中:小白砬子彈藥車間、老黑山後方醫院、東大甕密營、尖頂山軍政幹校、老平崗被服廠、雙龍河畔被服廠、大豬圈溝被服廠、七星砬子老道溝制槍車間、抗聯生活用井、煙囪砬子炮手營、大瞎溝人質房等廣爲人知。

集賢縣七星砬子抗聯密營遺址的有效保護,對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每年都有全國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憑弔和瞻仰。七星砬子抗聯密營遺址是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集賢縣七星砬子抗聯密營遺址

地址:集賢縣七星峯森林公國內

電話:13846978363

往期回顧

(來源:黑龍江省紅色旅遊指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