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外,生老病死是最鍛鍊人的一個過程,白嘉軒經歷了這麼多的痛苦,有利於塑造堅強剛毅的形象,對於他以後的偉業——宗祠上啓蒙教育、制訂《鄉約》、策劃交農事件等都有性格上的鋪墊作用。有這七位老婆的婚姻經歷,磨練了白嘉軒的社會能力、堅強性格。

《白鹿原》有頗具傳奇色彩的開篇:白嘉軒後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裏娶過七房女人。作爲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在對其進行解讀時要儘量符合作者的本意,以及小說的主旨。然而,“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我認爲這樣寫的目的:一是吸引讀者,二是借“七”代表特殊的文化,三是塑造人物形象。#白鹿原#

首先,從吸引讀者的角度說,這是所有優秀的作者都需要考慮的問題。一部作品,沒有人欣賞沒有人閱讀,就不能算一部成功的作品。當讀者開始沉思爲何白嘉軒一生要取七個老婆的原因時,這種開頭的懸念就體現出來了。我們讀了小說之後發現,這些媳婦的死亡各不相同,難產、癆病、羊毛疔、精神疾病以及恐懼。儘管,關於白嘉軒的流言四起,仍然有父親會把自己的女兒推向“火坑”。這從側面反映出封建社會的男女不平等。女人就如同不值錢的“東西”,女大不中留是所有父親心中的一個行爲準則。所有的父親都愛面子,都要把女兒送出去。通過這麼簡單的描述,我們就被帶入了封建社會的背景,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節。

其次,“七”代表特殊的文化。作者寫白鹿原時引用了巴爾扎克的話“小說被認爲是一個民族的祕史”。所以,我們應該把白嘉軒看作是民族的化身。生在清朝末年的白嘉軒,是接受過中國古代傳統的封建主義思想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的傳統而本分的農民。儒家的文化中有“七經”——《論語》《孝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道教文化中,“七”有完整圓滿的寓意,代表的是一個完整的循環,道家成仙,要經歷七劫;傳統中醫中則講究“七情六慾”;佛教文化中主張人生有七種痛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總之,這個特殊的“七”,代表了傳統中華民族受到了儒家、道家、佛教的共同影響。

最後,再說這“七個老婆”對白嘉軒的性格塑造的作用。中國有句古話“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白嘉軒娶了第七個妻子後纔有了孩子,這體現了他對中國傳統的身體力行。另外,生老病死是最鍛鍊人的一個過程,白嘉軒經歷了這麼多的痛苦,有利於塑造堅強剛毅的形象,對於他以後的偉業——宗祠上啓蒙教育、制訂《鄉約》、策劃交農事件等都有性格上的鋪墊作用。

有這七位老婆的婚姻經歷,磨練了白嘉軒的社會能力、堅強性格。白嘉軒的一個特點是有極強的能力適應社會、處理社會關係。有一位社會學家在總結夫妻關係時說道:人處理社會關係的經驗最早來源於父母處理夫妻關係。
也就是說,夫妻關係是社會關係的源泉。白嘉軒有過七段婚姻,這給他處理社會關係提供了歷練的機會。白嘉軒的強大也體現在他對“愛情”的執著,能夠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依然堅持結婚,這需要一種很堅定的信念支撐他。

總之,作者的寫作絕對是有心之作,他將白嘉軒的特殊婚姻經歷,作爲其的特殊能力、成就的一種鋪墊,順理成章地引出後面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