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检7年来,与未成年人打交道的点点滴滴,让我从一个认真严肃的“女汉子”变成了温暖和善的“大姐姐”,每次来到孩子们身边,都会被他们戏称:珊珊姐姐的打卡时间到了。在此后的每个月,我都与小阳保持着联系,关心他的生活、询问他的学习,并穿插开展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

重庆市南岸区检察院 于珊珊

我是一名80后的检察官助理,也是千余名重庆“莎姐”中的一员。从检7年来,与未成年人打交道的点点滴滴,让我从一个认真严肃的“女汉子”变成了温暖和善的“大姐姐”,每次来到孩子们身边,都会被他们戏称:珊珊姐姐的打卡时间到了。

2018年夏天,我参与办理一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小阳(化名)是一名高中生。刚开始讯问时,小阳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只是低着头一声不吭。

“我们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能否及时改错。你是男子汉,要敢于面对、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一番共情式的引导下来,小阳渐渐消除了紧张情绪,流着泪说出了憋在心里的话。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忍不住思绪万千。一味责怪孩子的糊涂、苛责父母的失职已无意义。现在需要我做的,就是如何帮助他重回正轨。最终,因小阳系初犯、盗窃金额较小、认罪悔罪态度好并积极退赔退赃,我院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案子结了,但对小阳的帮教并未画上句号。在帮教中,我积极与学校沟通,学校结合案情和小阳的在校表现,对其作出留校察看决定,给了他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在此后的每个月,我都与小阳保持着联系,关心他的生活、询问他的学习,并穿插开展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渐渐地,这个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转变,还在不久前的一次考试中取得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作为一名未检检察官,就是要比别人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办案中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谈心,找到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理阴霾;关心帮扶涉罪未成年人改造,帮助他们重归社会……这样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了我工作的日常。

工作中,除了穿梭在看守所、法庭之外,校园讲台、社区院坝也能经常看到我“打卡”的身影。

三年以来,从“普法开学季·‘莎姐’百校行”到“12·4宪法宣传日”,从珊瑚小学、弹子石小学到辅仁中学、龙职中等学校,20多堂精彩课程分享、10余部微电影播放、1000份问卷发放、5000余名师生参与……我在其中收获的不仅是师生的鲜花掌声、学生的来电来信,更多的是对未检事业的坚定、对孩子们未来的深深期许。

(整理:本报通讯员凌高锦)

来源:检察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