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能力当皇帝,但却没有资格。因为按照礼法规定,要继承皇位,必须是嫡长子,李世民虽然是嫡子,但却不是长子,要继位当皇帝,只能走非常之路,也就是夺位。虽然李世民成功了,但却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为大唐日后百年基业继承,埋下了血腥的种子。

不甘居人下,李世民暴力夺位

李渊建立大唐后,第一件事就是确立长子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当时,大唐虽然建国,但天下没有完成统一,因此,李世民就承担了扫平天下的重任。

可以说,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干得非常不错,但功劳再大,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对于有雄心的李世民来说,是非常心不甘、意不平的。但是,礼法不是李世民凭战功就能改变的,因此,他只能暗地里做准备,找机会上位。

李建成也感受到了李世民在继位方面的咄咄逼人,因此,也开始提防。他和弟弟李元吉组成联合战线,共同对抗李世民。而李渊作为父亲,在关键时刻采取了和稀泥的错误做法,等于变现支持了李世民的夺位行动。因此,李家兄弟为了皇位,终于撕破脸了。

在手下鼓动下,李世民铤而走险,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囚禁父亲,如愿当上了皇帝。

虽然李世民在当上皇帝后,励精图治,最终成为大唐和中国封建社会最著名的皇帝,但他开创了大唐血腥夺位的先例,尤其是以暴力手段夺去了兄弟的性命,并在日后的清算中,将兄弟的后代全部杀死,暴露了其冷血和只是的一面,为大唐日后皇位继承不走寻常路埋下了动荡的种子。

李世民差点自食其果

现世报来得快,这一点李世民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差点就成为武力夺位的牺牲品。

李世民当皇帝后,第一件事也是确立自己的继承人,李世民和皇后有三位儿子,长子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在开始,李承乾的所作所为的确有明君继承人的风范,在处理政事和学习方面,让大臣挑不出毛病。就当所有人以为李世民的继承人已经安稳之时,李承乾的性格发生了突变,开始朝糊涂、暴戾方面转变,还没有继承皇位,就显露出昏君的素质了。

李世民打江山不易,自然不会容忍李承乾如此胡闹,因此,就对他进行斥责,并有了更换太子的想法。他的四儿子李泰闻风而动,开始打继承人的主意。李承乾不愿如此落败,但他没有洗心革面换取李世民的谅解,而是决心向老爸学习,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

为此,李承乾开始暗地里招兵买马,拉拢帮手,连李世民的心腹大臣侯君集都愿意为李承乾效力,将李世民赶下台。只是李世民是靠政变起家的,在这方面的警觉自然不是其他人所能比的,而且李承乾无论哪方面都和李世民相差太远,自然政变还没发生,就被李世民粉碎。

所有参与政变的大臣都被处死,李承乾被流放,没几年时间,也郁闷而死。李世民品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此时他的心境,应该是凄凉的。但他却无法回头。因为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不能轻易下去的,而为了当皇帝,就只能选择无情和冷血了。

大唐后世皇位继承,风波不断

李世民选择的继承李治,基本还算合格,但他因为身体不好,最后让大权落在了皇后武则天手上。武则天是一位有野心的皇后,为了当皇帝,她甚至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其冷血程度不亚于李世民。

经过武则天的折腾,李世民的后代为了皇位继承,也杀红了眼。虽然和武家有血缘关系,但在皇位继承方面,连父母都可以不认,血缘关系也算得了什么?武则天的儿子发动政变,推翻了武则天,自己当上了皇帝,又经过几次血洗,武家后人基本上都送进了坟墓,皇位终于稳妥妥地成为李家的宝座。

但这不等于皇位继承从此太平。当上皇帝的李隆基对皇位有一种天然的不安全感,他为了防止自家人对皇位有企图心,就将自己的儿子、兄弟都集中居住在一起,便于监视。但皇位的诱惑,不是将人囚禁在一起就能放弃的。

李隆基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因为想立自己的儿子当皇位继承人,就开始构陷太子,结果李隆基竟然相信太子要谋反,一怒之下,就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李世民立下的血腥种子,在这一刻,终于发芽。

接替太子之位的李亨,并不是李隆基中意的皇位继承人,只是此时李隆基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了。而李亨当上了太子,却觉得自己生命都不安全了,于是,几次请求辞让太子之位,只想当一个平安王爷。但太子之位也不是不想当就不当的。于是,李亨在当太子的那几年,终日愁眉苦脸,生怕自己卷入皇位继承的是非当中,甚至还为此休掉了自己的老婆,只为让老爸李隆基放心。

安史之乱为李亨上位创造了条件,在逃避叛军的路上,李亨脱离了李隆基的控制,以太子监国的身份,来到灵武,统帅军队和安禄山周旋。对于李亨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不看老爸的脸色了,而有军队的支持,也让他有了当皇帝的底气。在和李隆基分开两个月的时间里,李隆基在武将的支持下,在灵武即位当了皇帝。

李亨以非法手段即位,引起了弟弟李麟的不满,他也打算起兵夺位。但李亨比他老练,实力也比他强,没费什么功夫就将其杀死。然后又在平定叛乱后,直接把李隆基囚禁,算是彻底除掉了对自己皇位的威胁。

就这样,李世民开创的血腥即位,一直到期重孙这一辈,还在上演人伦悲剧,也把他亲手开创的大唐基业送进了坟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