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实是这些东西明显面临着与乡村教育的水土不服,像器官移植一样,说着突然理解不了语言体系,肯定会有排异反应,更何况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想说的是,我从满是钢铁水泥的地方来到泰山脚下的这里,本想给他们带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譬如城市孩子拥有的眼界、知识。

十三岁是一个神奇的分界线,十三岁之前,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太明朗,对老师和家长的敬畏感总是会提醒他们不要做什么越线的事。而在这之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心智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他们开始在生活中寻找“自我”的存在,想要与众不同,想要对平淡的生活做一点点浪漫的抗议。

路程还没结束,我也依然在路上

“青春期”的懵懂提供会足够多的刺激和快感,也会提供更多的烦恼与不安,就我所带的六年二班而言,我必须承认这些孩子在“寻找自我”方面比我预想的更加出类拔萃,这一周我花在课堂纪律整顿上的时间大大超乎预料,十分苦恼;但同时他们也非常聪明、有天赋,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明显要好过我们当年,他们多才多艺,用最现代化的多媒体方式(当然这得益于本地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嘴里说着最流行的词语。相比我们当年,客观的东西变了,主观的东西可一点没变,变与不变,都是现状。

路程还没结束,我也依然在路上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矫揉造作进而试图以偏概全,无视那些优秀的大多数。我想说的是,我从满是钢铁水泥的地方来到泰山脚下的这里,本想给他们带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譬如城市孩子拥有的眼界、知识。事实是这些东西明显面临着与乡村教育的水土不服,像器官移植一样,说着突然理解不了语言体系,肯定会有排异反应,更何况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路程还没结束,我也依然在路上

后来慢慢想明白了,其实我们无需改变他们什么,孩子们有自己的成长路径,他们已经适应了很久那种漫反射式的教育,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游戏式教学,这也算是一种曲线救国的选择吧。

路程还没结束,我也依然在路上

镜头闪回,推进,从刚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头两天的一身疲惫,再到调整自我的教学方式,渐入佳境,我和孩子们在一同成长。 然而路程还没结束,仍须共同努力!

路程还没结束,我也依然在路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