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北方已進入冬季,但空氣淨化器市場依然舉步維艱。據奧維雲網數據,在“雙11”期間,空氣淨化器線上銷量45.6萬臺,同比下滑33.8%,銷售額爲7.9億元,同比下滑39%。同時,空氣淨化器廠商也逐步減少。數據顯示,2016年,線上空淨品牌數量多達699個,線下品牌數量117個,2018年10月,線上空淨品牌數量減少至427家,線下品牌數量減少至103家,至少有35%的空淨企業退出了市場競爭。

  

  空氣淨化器的野蠻生長來源於五六年前。有數據顯示,2013年空氣淨化器的零售量、銷售額增幅高達130.6%和162.7%。2014年,市場規模擴大,購買力逐漸穩定,但零售量和銷售額仍然保持35.7%和31.7%的增幅。

  但隨着空氣淨化器市場家庭擁有量的提高以及空氣質量的改善,北京等主要城市空氣淨化器的銷量也開始逐年下滑,根據中怡康的線下監測數據,2015-2017年,北京地區空氣淨化器市場零售量和零售額均呈下降趨勢。2015年北京市空氣淨化器市場零售量佔比達到21.9%,零售額佔比24.7%;2016年則分別跌至17.2%和20.4%,2017年跌幅繼續。

  而據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瞭解,原來在空氣淨化器市場爆發時期,有很多綜合性的大品牌通過OEM方式大舉進入行業,而現在市場行情慘淡情形下,一些大品牌也收縮了空淨業務。

  “在中國市場上,大家能夠看到有幾百個品牌的空氣淨化器,這個行業入門門檻非常低。在南方,隨便找一個生產淨化器的工廠,在工廠裏選一個產品,告訴他我要這款、貼上我的品牌,基本上你就可以進入淨化器行業。”IQAir全球CEOFrankHammes說。

  但市場並非鐵板一塊,好產品依舊可以撬動市場需求。來自《電器雜誌》的行業專家表示:“儘管現在整個經濟環境不是很好,有可能出現價格競爭的情況,但總體來看消費理念並沒有下降,對於企業來講,創新一定要圍繞在消費者需求的層面。”

  美國A.O.史密斯集團公司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公司總裁丁威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每個行業都有需要解決的行業難題。A.O.史密斯進入每一個行業的做法都是一樣的,研發真正有價值、有技術含量、解決行業難題的產品。像A.O.史密斯甲醛淨化器,不僅解決了室內甲醛難以消除的行業難題,並且將除醛效果可視化,塑造了除醛淨化器的新標杆,市場佔有率屢獲前茅。

  FrankHammes也表示:“應該要意識到,當人在室內,空氣質量問題就不僅僅是PM2.5。很多物質都能導致嚴重的室內空氣質量問題,譬如裝修材料和傢俱釋放的甲醛、苯系物、TVOC、氨氣、氡等,能導致過敏和哮喘,甚至致癌。因此,即便是PM2.5在中國得以控制,這個市場也能不斷增長,因爲我認爲客戶已經不再只着眼短期利益。”

  有關專家認爲,空氣淨化器未來肯定是家庭的標配,隨着技術的提升和消費教育的推進,國人觀念肯定也會改變,不會再認爲只有天氣不好時纔會用空氣淨化器。

  “真正的挑戰來自產品持續創新,企業要不斷用新技術解決行業難題和用戶痛點。長期來看,走產品創新、技術競爭的道路,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王道。”丁威表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