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隆朝瓷器中,彩瓷占有极高的比例,珐琅彩、粉彩等瓷器,都达到了艺术上的新高度。清代的历史,发展到乾隆朝,可谓迎来了它空前绝后的巅峰。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特定的时代气息与时代心态的折射。如果说透过铺采摛文的汉赋,所见到的是大汉之风;透过唐代所推崇的膨胀的美,所见到的是盛唐气象。那么,在乾隆朝瓷器的乱花缤纷之下,我们所能够窥见的,大概是清中期足以睥睨古今的盛世图景。

双耳蒜头瓶,清代乾隆时期典型器,造型古朴端庄,制作精细规整

粉彩初创于清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时期,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时粉彩的质量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

双耳蒜头瓶,清代乾隆时期典型器,造型古朴端庄,制作精细规整

蒜头瓶,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之一,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瓶口似蒜头而得名。瓷制蒜头瓶始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粉彩、青花、五彩,以及蓝釉、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

双耳蒜头瓶,清代乾隆时期典型器,造型古朴端庄,制作精细规整

此双耳蒜头瓶,高22.3厘米,口径4厘米。瓶呈蒜头口,束颈,斜肩、球形鼓腹、圈足。口沿描金,颈、肩部两侧对称置鎏金双耳。通体施白釉,其上以粉彩绘回纹、宝相花纹、缠枝菊花纹、蕉叶纹、如意云纹、蝙蝠纹、细莲瓣纹等各式纹样,构图层次分明,笔触生动细腻,粉彩娇妍华美。瓶底部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为清代乾隆时期典型器,造型古朴端庄,制作精细规整,颇具古典美感,值得收藏。

双耳蒜头瓶,清代乾隆时期典型器,造型古朴端庄,制作精细规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