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收到一位家長的反饋:“孩子一直沉迷於手機遊戲,白天黑夜顛倒,難得今天中午起牀以後自己去刷牙洗澡了,按照老師的輔導,爸爸對孩子實行了“正強化”:誇孩子是一個自我管理能力很強的人,不需要父母操心了。“孩子中午自己起牀,然後洗澡,”爸爸對孩子這一行爲進行了強化,(孩子是一個自我管理能力很強的人,不需要父母操心了)這個想法非常好,也是事實背後加觀念的一種‘思維重塑’的技巧。

相信很多家長在看老師文章的時候會經常看到這三個字“正強化”,那是什麼意思呢?通俗點理解,就是對孩子好的行爲進行鼓勵,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優點。

有的家長聽完以後覺得這很簡單,那我就多誇誇孩子就好了,這有何難?事實果真如此嗎?

有個媽媽私信給我:“廖老師,我用了正強化的方法,最近在家一直表揚孩子,誇他聰明能幹啊,誇了很多,但孩子對我不理不睬的,甚至我誇他什麼,他好像反而跟我對着幹,這是怎麼回事?”
孩子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媽媽上去就直接誇,沒有在事實的基礎上去附加正強化觀念,孩子只會覺得莫名其妙,又怎麼會放在心上呢?
正強化對孩子究竟有沒有用?該如何去用才能發揮去效果。很多家長也說過:“理論的知識我懂,就是不知道怎麼去做。有的按照書本的去做了,也沒有效果!”
這就像孩子學習一樣:“老師說的這些知識我一聽就會了,但一旦進入做題階段,我就不會用,就算做了,也不一定能答對題目!”說到底,還是理解得不夠透徹,知識貯備有限,實操經驗有限。
因此,如何將自己的所學合理化地運用到實際上,成爲了父母終生必修的課程!

近期收到一位家長的反饋:“孩子一直沉迷於手機遊戲,白天黑夜顛倒,難得今天中午起牀以後自己去刷牙洗澡了,按照老師的輔導,爸爸對孩子實行了“正強化”:誇孩子是一個自我管理能力很強的人,不需要父母操心了。孩子很開心,一家人久違能坐在一起開心喫頓飯,還聊得很開心。晚上十一點,孩子就進房間了。早上我起來看了一眼,發現孩子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於是我把孩子抱起來放在牀上,孩子中途醒了,有些不耐煩,說不要我管他,這是怎麼回事?”

首先,這個爸爸在“正強化”這個題目上答了滿分。
“孩子中午自己起牀,然後洗澡,”爸爸對孩子這一行爲進行了強化,(孩子是一個自我管理能力很強的人,不需要父母操心了)這個想法非常好,也是事實背後加觀念的一種‘思維重塑’的技巧。同時,在我們強化孩子思維的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用行動要配合好。我們在中午的時候對孩子說:“你一點都不需要父母操心,你可以管理好自己。”那麼也就是說,其實就是我們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你可以做好自己的,可以規劃好自己。”
那說完這句話之後,我們父母要用行動讓孩子相信,如果我們的行動沒有讓孩子相信,那麼父母對孩子說的這句話,是沒有說服力的。
媽媽的做法呢,在這道題上又給扣了分。比如說到後面我們“媽媽進孩子的房間把他抱到牀上去睡覺”這實際上都是沒有尊重孩子的獨立性。我們可以把被子蓋在他那裏,但是,沒有經過他的同意把他從凳子上抱到牀上睡,這實際上是把他當小孩了。同時,也會促使孩子覺得“哎呀,怎麼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呢?怎麼自己都管理不好自己的事兒呢?”是不是這也是對孩子的提出了質疑?

換句話說,這個行爲跟早上爸爸說“強化能夠管理好自己”這個點是想相沖突的,導致孩子立馬覺得自己沒做好對,然後自己形成一個比較低的自我認同,所以這是‘替代式教育。’媽媽是出於好意、出於好心、出於心疼,但是,對孩子自我認同確實不利的,父母要知道目前他還是青春期孩子,這個年齡的孩子,我們不應該像對小孩子一樣去對待他的,這是表達了對他的不信任,以及對他的質疑否定,這是我們以後要注意的。
育兒是一門大學問,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難學習的課程,不是看幾本書,就能瞭解到所有,即使是學習了幾十年育兒知識的領域專家,也不能保證說自己在育兒這一領域能“交一張滿分的答卷”。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成爲一個“合格的父母”,在父母學院裏交上一張“合格的答題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