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的朋友注意了,年底又有好消息,省界收費站今後有望取消啦!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近日,山東省交通運輸廳表示,作爲首批試點,魯蘇(山東、江蘇)省界收費站計劃於今年年底前全部取消,目前兩省已就收費政策、收費標準等達成共識。

  簡單地說,就是在山東、江蘇之間的高速公路跨省通行,再也不用在省界收費站大排長龍了!憧憬一下,以後過年過節自駕回家時,旅途上能少耽擱點兒,早點和親人團聚,是不是感覺有點小幸福呢?

  爲啥要取消省界收費站?

  全國的省界收費站到底有多少?數數嚇一跳。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17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3.26萬公里。但與此同時,全國收費公路共有主線收費站1338個,其中高速公路收費站759個(省界收費站都是主線收費站,但有少量的主線收費站不在省界上)。

  2018年5月16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對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物流成本做出部署,明確提出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孫永紅表示,要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利用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等新的信息技術,通過提高車輛通行效率,達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今年9月4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下發《關於開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將山東、江蘇作爲全國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的試點省份,明確要求在今年底前取消魯蘇省份之間所有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

  取消省界收費站有多大好處?

  1、路更通暢了。

  高速公路將有望告別“腸梗阻”,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一直堵在路上了。

  過去,排隊、取卡、繳費……爲了交高速通行費,這叫一個麻煩。雖然重大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放行了,可車也更多了,車流經過狹窄的省界收費站不可避免要減速慢行。每到節假日,省界收費站前立刻秒變“停車場”,堵得那叫一個車山車海、痛不欲生,排隊大軍甚至綿延數十公里,沒有個把小時、甚至幾個小時根本過不去。

  省界收費站取消後,將極大提高公路通行效率,減少交通運輸時間成本。有專家表示,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效果比所有車輛全部走ETC效果還要好。

  2、天也更藍了。

  有利於節能減排,爲藍天白雲作出更大貢獻。沒有長時間擁堵,車輛通行更順暢,油耗自然會下降不少。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自全國ETC聯網運營以來,累計節約車輛燃油約31.4萬噸,累計減少各類污染物排放9.7萬噸,也就是說ETC對藍天白雲的貢獻不小。

  目前,安裝ETC的車輛只佔極小比例。截至2018年9月底,我國ETC用戶約7068萬,佔用戶總量的6.76%。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取消後,每年節能減排產生的環境和經濟效益,將是一組相當驚人的數字!

  3、物流時間成本節省了。

  降低物流成本,對於電商等行業發展帶來利好,極大提升社會效率。 專家指出,中國目前物流成本整體比發達國家還要高,雖然高速公路通行費並沒有直接降低,但節約時間成本也能降低物流總成本,對於高速運輸車輛來講,效率的提高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比如,一輛大貨,以前送一趟貨需要5天,以後或許只需4天,那麼一個月就可以多送一趟貨,企業效益也就隨之提高。

  除了這些,還將有利於高速公路經營方提高管理效率,節省人力支出,降低運營成本。

  取消了怎麼收費?

  試點會不會擴大?

  當然,省界收費站雖取消了,但高速費還是要交滴!怎麼收費?今後,相關的實體收費站會變成虛擬收費站,設置具有電子感應功能的龍門架,自動讀取車輛路徑信息。普通的通行卡將更換成自帶電源、內置傳感技術的複合通行卡,相關讀卡設備會同步更新。

  爲什麼一定要設省界收費站?高速公路之所以各省分段收費,是由於存在多個運營主體,必須分開結算。以後IC卡將換成可寫入車輛路徑的CPC卡,設置自動識別系統,該卡在高速公路出口處可顯示車輛的精準路徑,爲山東、江蘇兩省的通行費清分、劃撥提供重要依據。ETC卡照常使用,在途經兩省交界處的龍門架時會自動扣款。

  不停車、不減速,車輛駛過省界時,“嗖”的一下就記賬了。這種“黑科技”是不是有點酷?而且這只是開始,其他省份的小夥伴先不要着急,既然是試點,以後也會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廣的。

  據交通運輸部之前發佈的消息,交通運輸部經過三個多月的集中調研和論證,部級層面已經初步形成了總體的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正在組織開展技術測試和驗證,並且同步研究取消省界收費站以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相應的對策。

  11月26日,重慶高速集團也宣佈,重慶與四川將於近期取消兩地之間的10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年底,江蘇省還將同步拆除包括江陰大橋、蘇通大橋等5座省內跨江大橋的主線收費站。

  可見,條件成熟的地區將逐步開展試點工作。在不久的將來,哪怕從北京全程高速開到深圳去,也只用在行程一頭一尾各進一次收費站。想一想,真是有點小憧憬呢!

  來源 / 經濟日報新聞

  記者 / 王金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