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一組數據來說明江蘇銀行零售轉型取得的成效:2018年,全行零售貸款同比增長超過40%,儲蓄存款餘額佔比提升2.4個百分點。以披露了詳細數據的2018年年報爲準,江蘇銀行製造業貸款餘額在去年末達到 1220 億元,較年初增長16.89%。

券商中國 劉筱攸

總資產規模首次站上兩萬億——這是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江蘇銀行創出的自身里程碑式業績。

至此,國內兩萬億俱樂部的城商行升至三家,分別爲北京銀行(截至一季度末2.64萬億)、上海銀行(2.06萬億)和江蘇銀行(2.005萬億)。

同時,該行一季度營收爲111.25億元,創出29.18%的同比增幅 ;淨利潤爲37.71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4.4%。不良率與2018年末的1.39%持平,然而成本收入比大幅下降兩個多百分比至26.11%,打出今年“開門紅”。

穩抓江蘇省內投放,不良率五年最低

作爲江蘇省內唯一一家省屬和最大的地方法人銀行,江蘇銀行得益並且反哺區域經濟。

以披露了詳細數據的2018年年報爲準,江蘇銀行製造業貸款餘額在去年末達到 1220 億元,較年初增長16.89%;其製造業貸款新增量排名江蘇省內第一,佔全省增量的三分之一。因爲江蘇省內先進製造業聚集,其先進製造業貸款又在該行製造業貸款總額中佔比達到41.86%,一年提升了3.84個百分點。

立足於民營經濟扎堆的長三角地區,2018年,江蘇銀行向實體經濟投放貸款總額達到3000億元,對接服務實體企業超4000家。 2018年末,全行小微貸款餘額超過3600億元,完成“兩增兩控”。去年該行率先出臺了支持民營企業的20條舉措,同時率先創設掛鉤民營企業債券的信用風險緩釋憑證,爲江蘇省紓困基金提供資金支持;此外,涉農貸款增速保持江蘇省內同業領先,對蘇北12個省重點幫扶縣(區)貸款增速高於全行貸款平均增速14.74個百分點。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力將貸款資源傾斜至區域實體經濟的同時,去年末和今年一季度末江蘇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維持在了1.39%,較2018年初下降0.02 個百分點,創5年來新低。此外記者發現,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保持在1以下,資產質量繼續改善。同時,該行並未放鬆風險抵禦,撥備覆蓋率在一季度由203.84%提升至210.76%。

悶聲做零售,打造對公三大特色

每家銀行都正着力打造自身特色和拳頭產品,不少銀行把大力氣花在了零售上。對於江蘇銀行來說,其並未高開高打過分強調零售戰略,但卻悶聲借力外部渠道,將零售拳頭產品做大。

截至去年末,該行直銷銀行個人客戶數載業內首超3000萬,管理客戶資產近400 億元,累計交易金額1萬億,經營居於百家同業App前列。此外,江蘇銀行還在業內率先自建開源大數據技術平臺,引入47大類外部數據源,爲打造其智慧金融高地打數據基礎。

用一組數據來說明江蘇銀行零售轉型取得的成效:2018年,全行零售貸款同比增長超過40%,儲蓄存款餘額佔比提升2.4個百分點;2018年末全行消費貸餘額1056 億元,增幅超過80%。

在差異化展業方面,江蘇銀行希望在科創、綠色、跨境業務板塊持續塑造業務特色,打造成名片級業務:

2018年年報顯示,該行科技金融持續保持江蘇省內第一: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 817 億元,在對公實貸中佔比提升2.9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授信客戶覆蓋率提升2個百分點,領先優勢持續鞏固;作爲國內第二家赤道銀行(第一家是興業),全行綠色信貸餘額796億元,較年初增長18.3%;

綠色信貸佔對公貸款比例 12.9%,較年初提升 0.7 個百分點,綠色信貸餘額和佔比江蘇省內雙第一;

跨境金融在城商行板塊保持領先,2018 年國際結算量達1360億美元,同比增長 10%;自貿區業務快速增長,總資產217億元,較年初增長5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