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北京校友會參觀翰高文創園

集體合影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文化藝術在今天的中國早已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吸引着衆多藝術愛好者的眼光。

參觀巖彩藝術館

11月2日上午,暨南大學北京校友會的60餘位文化藝術愛好者來到北京翰高文創園,觀摩巖彩藝術館感受巖彩繪畫的魅力,參觀中國長城文化圖片展宣揚長城文明。

翰高文創園

巖彩藝術館內燈光璀璨,巖彩繪畫在光的照射下晶瑩華美。於10月28日正式開幕的“轉創 重生——當代巖彩繪畫優秀作品展”集結了當代巖彩繪畫精品力作。巖彩畫用它的材質本色呈象、層面疊加的藝術語言,爲觀者展示了巖彩繪畫獨特的東方藝術審美。

參觀巖彩藝術館

巖彩繪畫用什麼材料繪製的?有多長的歷史?巖彩藝術家代表人物是誰?與工筆畫和寫意筆墨有什麼不同?……這些校友會的參觀者在這些美輪美奐的巖彩精品面前有着太多的疑問,但更多的是對巖彩畫跨越千年歷史時空依然展現出精美的感嘆和稱讚。逐漸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需要的正是這種擁有博大和包容氣度的漢唐文化文化支撐,巖彩繪畫的迴歸與重生,是時代的呼喚,也是對世界藝術文明的呼應。

劉婷婷巖彩繪畫作品《花非花》

中國長城文化圖片展是北京市方誌館、中國長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長城學會《萬里長城》編輯部、翰高兄弟(北京)投資集團公司共同主辦。在翰高科技成立15週年文化活動儀式上,與“轉創重生——當代巖彩繪畫優秀作品展”同日開幕。

參觀中國長城文化圖片展

雄奇壯美的萬里長城,豪邁奮放在祖國大美河山。在兩千年的歷史時空裏,在不斷的修築中,展現着中華民族頑強不屈、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它守望着和平、守護着故土家園,在崇山峻嶺中、在無盡的瀚海里成爲代代吟誦的宏偉史詩。

北京延慶八達嶺長城(翟學紅 攝)

本次長城文化圖片展,用精彩的圖片展示了長城的修築歷史、秩序構建、藝術寶藏、抗戰烽火和保護利用五部分內容,全面介紹了長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及它當下的歷史意義與社會價值。同時,這些精美圖片都是長城文化愛好者與研究者拍攝,有着極高的學術與藝術研究價值。

集體合影

觀摩巖彩藝術、巡禮長城文化。巖彩與長城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他們一個是有着本土文脈的古老畫種在當代的重生,一個是早已融進中華兒女靈魂與血脈的精神圖騰。在翰高文創園,二者的相遇,將在融合與衍化中產生更爲全新的生命活力。(文/袁玉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