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家長因爲有事帶孩子出不了門時,可以邀請別的小朋友來家裏做客,孩子從中能習得更多增進關係的方式,孩子與朋友的關係也能更好,情商也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尊重孩子的朋友。

對於愛子如命的家長來講,對孩子交友是既開心又憂慮,開心的是孩子能交到朋友一起玩耍,憂慮的是怕孩子交到“壞朋友”走向歧途,對於要不要干涉孩子交朋友成了家長的難題。
其實如果孩子出現這4種情況,家長要果斷“出手”,該管就得管,以免孩子交友不慎染上惡習。

1、好鬥的孩子
好鬥的孩子,有極強的爭強好勝心理,不懂禮讓和謙遜,和這樣的孩子交朋友,會讓孩子感染上攻擊性,做事也容易魯莽,不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在以後的敏感期極易容易產生反叛心理,對家長進行語言以及行爲舉止上的攻擊,對健康人格的發展非常不利。

2、非常任性,還特別愛哭的孩子
任性的孩子做事我行我素,經常和家長對着幹,不聽家長的教導。他們的自我意識極爲強烈,想要什麼東西家長就得送到他手裏,否則脾氣說來就來,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樣的孩子受不了一點挫折,遇到困難就會萎靡不振,甚至喜歡大哭大鬧。長時間和這樣的孩子在一起,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而且會不斷模仿他的行爲舉止,遇到困難經受不住挫折,大哭大鬧經常發生,以後孩子也會更難管

3、小心眼兒的孩子
“不讓別人碰他的玩具,因爲不小心碰到就大哭大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這樣小心眼兒的孩子在一起,孩子的心胸會慢慢變得狹隘,眼界也會越縮越小,可能會抓住別人的一點錯誤而斤斤計較,成爲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也會在以後,把家長辛苦付出當成理所應當,成爲一個養不熟的“白眼狼”

4、經常發脾氣的孩子
心理學上有一個現象叫“情緒鏈”,也叫情緒感染,是指一個人的情緒會感染周圍人。經常和發脾氣的孩子在一起,受其影響孩子也容易衝動,可能因爲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對情緒的控制力弱,甚至會影響以後的性格,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尊重孩子的朋友
笛卡爾說:“先去尊重別人,才能讓別人尊敬”。
對於孩子的朋友,也要學會去尊重他的人格與行爲。和孩子朋友說話時,要儘量蹲下來,和孩子平等地交流溝通。
小朋友問家長的問題,也要積極回答。小朋友做錯了事情,不要大聲呵斥。蹲下來和孩子溝通“這樣做爲什麼不對、後果是什麼”,讓小朋友明白錯誤並且改正,同時孩子也能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尊重。反過來小朋友也學會了尊重他人,尊敬朋友的家長。

鼓勵孩子與更多的夥伴交往
有資料表明,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讓人的幸福感和工作的成功率高達百分之八十。
鼓勵孩子走出家庭,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玩耍。如果孩子一開始會害羞不敢說話,可以在孩子耳朵旁輕聲鼓勵“孩子,只要你主動和小朋友說話,他們喜歡和你一起玩耍的。”通過激勵的方式克服孩子的社交恐懼感,讓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的幸福感也會增加。

經常邀請孩子朋友來家中做客
當家長因爲有事帶孩子出不了門時,可以邀請別的小朋友來家裏做客,孩子從中能習得更多增進關係的方式,孩子與朋友的關係也能更好,情商也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人是社會性動物,離不開朋友的扶持與幫助,但孩子認知力弱,也極易受人影響走向歧途,因此,對孩子交友,可以適當干涉,但干涉要有度,爲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交友環境。#育兒有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