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樣在全球流行,而且更難攻克的艾滋病也幫了結核病一把,在它打破了病人的免疫防線後,潛伏的結核分枝桿菌便開始肆無忌憚。維多利亞時代女性普遍用於塑身的緊身衣也受到了譴責,傳統的硬質塑身衣會勒得比木乃伊的繃帶還緊,的確嚴重阻礙了穿着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環,這對原本健康的人都會產生危害,何況是對呼吸不暢的結核病患者。

在令人們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之前,另一種侵害肺部的傳染病早已不緊不慢地在全球傳播開來,它就是結核病(tuberculosis,TB),在我國古代被稱爲癆病,是許多經典文學作品中悲劇角色的最終宿命,比如魯迅作品《藥》中的華小栓。然而現實也同樣殘酷,魯迅本人就因結核病而逝世。時至今日,結核病每年仍在奪走數以百萬計的生命。

白色瘟疫的真相

畫家描繪的結核病患者 | 圖源:Edvard Munch

過去對於結核病的描述,“十癆九死”絲毫沒有誇張,在醫療條件落後的年代,得上結核病幾乎就是不治之症。與令患者身體發黑的黑死病(鼠疫)類比,結核病因患者面色蒼白而得名“白色瘟疫”。

結核病患者會有咳嗽、痰中帶血、胸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看起來非常虛弱。在缺少科學檢測手段的過去,結核病的病因被歸結爲積勞成疾以及受到瘴氣的侵害。

顯微鏡下的結核分枝桿菌 | 圖源:Wikipedia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導致結核病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一種細菌——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這種細菌可以入侵全身器官,但最常見的還是肺部(肺結核),它會引起免疫細胞在感染部位聚集形成結節,結核病由此得名。

實際上,我們和結核病已經鬥爭了數千年,至今仍未消滅它。2008年,考古學家從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的遺骸中檢測出了結核分枝桿菌。說明至少從那時起,結核分支桿菌就已經入侵併貫穿人類文明發展史。

致命浪漫

《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 | 圖源:arcadja

18世紀,工業革命的興起使歐洲大量人口從農村湧向城市,擁擠髒亂的城區成爲了傳染病的溫牀,在空氣污濁的霧都倫敦尤其嚴重。而後結核病開始在歐洲肆虐,成爲了18~19世紀歐洲致死人數最多的疾病。另一方面,結核病也對維多利亞時代(1820年~1914年)的審美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維多利亞時代文學作品中所塑造的身患結核病的角色總是惹人憐愛,比如《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結核病患者膚色白皙、體態纖弱、臉頰和嘴脣泛紅的病容剛好與當時的主流審美相符。實際上那都是疾病引起的食慾不振、身體消瘦、咳嗽失血、頻繁發燒以及午後潮熱的症狀。

浪漫主義詩人濟慈的肖像 | 圖源:Wikicommons

不少西方名人,比如英國的浪漫主義詩人濟慈,還有《簡·愛》和《呼嘯山莊》的作者勃朗特三姐妹都是由於結核病而英年早逝,有人把他們的才華與結核病聯繫到了一起,認爲是它對生命的燃燒帶來了靈感和創造力。

當時的一些文學作品也在渲染結核病與才子佳人的故事。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就這樣給結核病披上了帶有浪漫色彩的華麗外衣,卻沒有意識到它最終會成爲多少人的喪衣。

移風易俗

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服飾 | 圖源:Wikicommons

19世紀後期,隨着結核分枝桿菌的發現,人們終於瞭解到結核病的真面目——它與浪漫毫無關係,相反,是髒亂的衛生條件令它滋長。於是政府開始大規模推行公共衛生運動,包括減少煤炭的使用,希望通過對城市環境的整頓來遏制結核病的傳播。

另一方面人們的生活風貌也在革新。一些醫生認爲女性的拖地長裙就像掃把一樣會把街道上的細菌帶到家裏,因此到了20世紀初,女性的裙襬縮短到離開地面,露出了鞋子,這也使得人們更加註重鞋子款式的設計。

維多利亞時代女性普遍用於塑身的緊身衣也受到了譴責,傳統的硬質塑身衣會勒得比木乃伊的繃帶還緊,的確嚴重阻礙了穿着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環,這對原本健康的人都會產生危害,何況是對呼吸不暢的結核病患者。後來這種傳統塑身衣的材質被換成了更舒適的彈性織物材料,算是部分解放了對女性的束縛。

與結核病的抗爭也對男性的外表進行了一番改造。美國醫生埃德溫·鮑爾斯曾把鬍子比作亞馬孫森林,認爲其中潛伏着各種細菌。

1916年他發表文章指出結核病、百日咳等多種疾病的致病原都可能沾染到鬍子上,傳播疾病。因此之前流行蓄鬍須的歐美男性,尤其是醫生都把鬍子剃得乾乾淨淨。

潛伏的危機

藝術家描繪的結核病患者 | 圖源:Paulina Siniatkina

儘管結核分枝桿菌生長緩慢,但這一點也不妨礙它的高度傳染性。和其他許多傳染病一樣,結核分枝桿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但感染者未必會發病,在免疫系統的防禦下,結核桿菌可能會處於休眠狀態,趁宿主免疫力變差時再發起進攻。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1/4人口都帶有潛伏性結核病(latent TB),從他們的痰液中檢測不到結核桿菌,一般也不具有傳染性,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不過,還是有5~15%的概率會發病變成開放性結核病(active TB)。

其中艾滋病患者的發病率比普通人高出19倍,酗酒者和吸菸者的發病風險則分別增加了3.3倍和1.6倍。如果不進行治療,開放性結核病的死亡率高達66%。

全球的持久戰“疫”

全球每年每10萬人中新增的結核病(TB)病例數量 | 數據來源:WHO 2016

得益於科學家們的努力和醫療技術的進步,結核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在逐漸得到控制。

1882年3月24日德國醫學家羅伯特·科赫宣佈發現導致結核病的“元兇”——結核分枝桿菌,這一天也被定爲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海報 | WHO 2020

1895年,物理學家威廉·倫琴發現的X射線讓醫生能夠更清晰地診斷結核病並追蹤病情的發展;

1921年,法國細菌學家卡爾美和介林研製的卡介苗使我們得以預防結核病;

1943年,微生物學家賽爾曼·瓦克斯曼從鏈黴菌中分離得到鏈黴素,讓人類獲得了對付結核分枝桿菌的抗生素利器。

然而,細菌們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悄悄進行着“升級”,伺機而動。

上世紀九十年代,結核病再度猖獗,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宣佈結核病疫情進入“全球緊急狀態”。

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濫用,越來越多的結核分枝桿菌產生了耐藥的變異,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TB)已經成爲消滅結核病的一大阻礙,甚至還出現了完全耐藥的結核病例,亟待我們研發新的藥物和治療手段。

同樣在全球流行,而且更難攻克的艾滋病也幫了結核病一把,在它打破了病人的免疫防線後,潛伏的結核分枝桿菌便開始肆無忌憚。

近年來結核病(TB)的死亡人數與艾滋病毒(HIV)的關係 | 數據來源:WHO 2018

因此,即使是在衛生條件和醫療技術已經得到大大改善的今天,結核病依然是威脅全人類的一大流行病,位列世界十大死因之一,同時也是單一病菌導致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

據世衛組織統計,2018年,全球共有1000萬人患有(開放性)結核病,其中150萬人因此死亡。攻克結核病依然任重而道遠。

然而,不論我們的醫療水平達到了什麼程度,每一場大流行病總是會毫不留情地揭露出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短板和弊病。如果我們能夠正視並着手解決這些長期被忽視的問題,或許能在一次次挫折中愈發強大。但要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無法預知的下一次衝擊仍舊會讓我們措手不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