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94年,當時日本正爲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但北洋水師至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已多年未置新艦,部分應進行的更新工程亦未能進行。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中國清朝後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中國清代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

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中國清朝後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中國清代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實力曾是東亞第一,世界第九。而這支近代化海軍卻在1894年的甲午海戰中,被日本這個彈丸小國所全滅,究其原因是什麼呢?
1875年(光緒元年),朝儀海防大討論,依洋務派《籌議海防折》,光緒特命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當時的光緒主政,慈禧並沒有太多的干預,導致軍事,尤其是海軍的發展蒸蒸日上。光緒十四年(1888)正式成軍。自此中國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
但好景不長,1888年以後,清廷內部形成了以慈禧爲主要的守舊派集團。由於翁同龢戶部”減省開支“導致艦隊經費大幅減少,多被政府挪住他處。在慈禧垂簾聽政的那段時間,北洋海軍雖號稱世界第九,東亞第一,但裝置的發展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
1894年,當時日本正爲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但北洋水師至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已多年未置新艦,部分應進行的更新工程亦未能進行。原有的戰艦已開始落伍,雖火力遠在日艦之上,但無論航速、射速、火炮數量、彈藥積累等方面皆落後於日本海軍。等李鴻章上書慈禧要求改革海軍的事宜時,慈禧表現的是那樣的麻木,依舊花費大量銀子放在修築頤和園的工程。
1894——1895年是中日甲午海戰的一年。由於當時中國慈禧的存在,導致了一支強大中國軍隊的落寞。而催生了東方彈丸小國日本現代化的進程!故海戰以日本獲勝,幾乎全殲北洋海軍。從此清朝的海軍一蹶不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