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狄仁傑,大家都非常熟悉,現在的影視把狄仁傑塑造成神機妙算、睿智機敏、能文能武、風流倜儻的形象。絕對是中國古代版的福爾摩斯。但歷史上真正的狄仁傑是怎麼樣呢?今天我來爲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狄仁傑。
史書記載,狄仁傑,字懷英,唐貞觀四年生於幷州的一個官宦之家。26歲的狄仁傑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同。開始工作後的狄仁傑很快就得到了閻立本的認可,閻立本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才,推薦狄仁傑做了幷州都督府法曹。
由於在地方上狄仁傑工作出色而勤懇,特別判案方面才能十分突出,在地方上積累了將近20年的斷案經驗,上元二年被調到中央,當上大理丞。這個官職品級不高,只是從六品,但地位重要,負責京師案件的審判斷罪,同時也複覈全國各地的判案。
耿直的狄仁傑在高宗時期,彈劾了高宗的兩大寵臣、權臣,最終將他們拉下馬,“一時朝廷肅然”。從六品的狄仁傑,硬是爲朝廷整了一回風。在武則天時期,狄仁傑遭遇了人生中的最大一次危機,那次的對手是武承嗣和來俊臣。他們聯手誣告狄仁傑謀反,狄仁傑假裝認罪,偷偷把上訴材料通過獄卒轉交給了武則天,因此躲過一劫。
逃過一劫的狄仁傑,從此成了武承嗣的對頭。輔佐武則天挽救李唐江山,天授二年四月,武則天頒佈法令,規定佛教優於道教之上。在這年秋天,武則天升洛州司馬狄仁傑爲地管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狄仁傑由此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宰相生涯。
在小說和電視劇裏,當上宰相的狄仁傑還是每天忙着到處“微服私訪”,處理各種冤案,難案。但歷史上真實的狄仁傑,雖然也很忙,但他忙得不是查案,而是協助武則天處理政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