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渣豆腐是山東省臨沂地區地方小喫。 由磨豆漿是剩下的豆渣添加其它輔料製作而成,在山東臨沂民謠唱說:“渣豆腐香,渣豆腐甜,扒上一頓管半天......”

歷史文化

在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山人用煎餅和渣豆腐養育了革命。在那生活極度貧困的艱苦歲月,野菜、薯秧、樹葉,只要是能喫的東西,都能做出一鍋渣豆腐。儘管那時的渣豆腐質量很差,談不上什麼營養價值,但能撐飽肚子。從那時候走過來的沂蒙山人,對於渣豆腐都有着刻骨銘心的感受。如今,人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當年那曾經救助過生命的渣豆腐也有了質的飛躍。

做法

渣豆腐

每逢夏季,走進鳳山的漢家瑤寨,在餐桌上會看到一道菜羹,那是人們常喫的長壽綠色食品-瑤豆腐也叫渣豆腐。

其做法是:

1、將嫩黃豆(青豆)一兩碗打磨成豆漿(渣),然後煮半鍋水,待水開後將豆漿(渣)倒入鍋中並不停地攪拌,等到豆漿煮沸後滴入約兩匙羹的米醋

2、取一嫩南瓜黃瓜各一個切成絲、南瓜苗剝好洗淨、番茄切成丁;

3、將南瓜、黃瓜絲、瓜苗番茄丁倒入鍋中與豆渣一起煮,再加入火麻羹煮熟後盛入碗中。

這種菜羹既可當菜喫,也可當粥喝,它具有豆腐香,也有黃瓜的清香,甘甜爽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