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都要對果樹進行冬剪,但是在冬剪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這裏就針對常見的問題給大家做分析,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

  問題1:

  許多人在冬剪時,幼樹留枝一般比較少,造成早期產量比較低,或者爲了樹型好看,大砍大殺,結果光顧整體好看了,第二年滿樹長條花芽少。

  正確的做法是:幼樹結果靠枝量;枝多、葉多,主杆加粗快,樹冠長得快,早期產量高。這是因爲幼樹羣體光照好,每棵幼樹儘管主枝數量多,但側枝短,所以光照好。

  問題2

  在冬剪時,許多農戶朋友不會冬剪,或者說不知道那條枝該剪那條枝該留,或者怕剪多了,造成明年產量低,不敢下手剪。往往這樣會造成果樹內膛難成花,結果部位外移,樹勢外強內弱。不見光的地方,果實上色難。

  正確的做法是:其實上在冬剪時,一定要保障果樹通風透光性好,因爲大樹結果靠陽光,樹在不斷地長大,光就不斷地惡化,形就在不斷地變化,今年光不好,明年更糟糕,無光不結果。

  問題3

  許多農戶在冬剪時,花果枝和小枝都剪,結果往往造成第二年長滿滿樹長條,沒有花,這樣整體產量也就下降。

  問題4

  有的農戶在剪枝時,往往只剪了大枝,忽略小枝,或者認爲小枝開花多,不捨得剪,這樣造成的結果是樹體開花多,使得果樹葉片小,果實小。

  正確的做法是:修剪時應該綜合樹體,不應該只剪大枝,也應該修剪小枝。

  問題5

  有些農戶在修建時,總想着栽樹多了,產量纔會高。卻不想着果園整體的通風透光性。現在是商品時代,不是產量時代,生產全紅果,才能不愁賣,才能賣高價。

  正確的做法是:結果憑樹上的小枝,小枝身上的葉片見陽光後合成的營養,首先用於自身建造,也就是小枝身上的葉片見陽光後合成的營養,首先都貯備到頂芽和側芽裏,貯備營養多了才能成花。實踐證明小枝身上葉片如果不見光,就很難成花。

  所以冬剪前先要解決大型光照。

  一個果園是一個大形。

  一旦大形光照不好,一棵樹的光照再好,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光照,因爲果樹是動態不是靜態,每年主枝、側枝、延長頭還在長,即使每棵樹,每個主枝都有自己的生長空間,延長頭並不交接,但這棵樹會遮相鄰樹的光照,枝枝葉葉見陽光,地下有花涼,才能生產全紅果。

  但是,地下的花涼要達到30%左右,也就是1平方米花涼加起來,要佔到近乎一尺,所以當大形密閉時應分開永久臨時樹來剪,或隔株隔行間伐。

  問題6

  有些農戶在冬剪時不分品種,採取一樣剪法。

  正確的做法是:蘋果品種有的易成花、結果早,而且容易連年成花結果,例如,嘎啦、秦冠等品種。但這類樹勢也弱的快。

  有些品種修剪反應敏感,要求較高的營養貯備才能成花,例如,紅富士等品種。當然喬化、矮化中間砧、短枝類型樹,因爲有矮化功能,也容易成花,連年結果,但樹也弱的快。

  一般情況下,矮化中間砧樹,矮化自根砧樹及短枝類型樹,只要拉開枝杆比,適合主杆形,細長紡錘形,自由紡錘形,圓柱形整形。但喬化紅富士因爲幾乎一輩子不敢回縮,光照如果解決不了,只能提杆落頭、間伐,是大冠樹形,最後是開心形3到4個主枝。

  大樹亂是從小樹開始的,應該從小就應該根據你栽的喬化樹,還是矮化中間砧、矮化自根砧,還是短枝類型樹,從小採取不同的整形方法和栽植密度。

  問題7

  有些農戶冬剪時,總想着一把剪子能“定乾坤”,不知道果樹畝產5千斤、1萬斤,果樹畝產量大於任何莊稼,它投資也就肯定要比任何莊稼大。因爲它幹活重,也就喫的多。

  當然你不投資或投資小,果個會一年比一年小,還容易形成隔年結果,腐爛病還多,果樹少活幾十年。

  正確的做法是:果樹生長不但需要氮磷鉀,還需要17種微量元素,碳氫氧只要枝枝葉葉見陽光,太陽給的,但鈣、鎂、硅、硫、鐵、硼、錳、銅、鉬、硒等,一樣都不能少。缺任何一種元素都會影響果樹生長和成花。

  例如:缺鋅小葉、缺鐵黃葉、缺硼難坐果、果實還是疙塔,缺鈣黑點多、缺鈣缺硅果實沒亮度。所以冬剪只是果樹管理中的一部分。因爲合理施肥、澆水、合理留果、病蟲防治都很關鍵。

  總之:果樹冬剪要因樹修剪、隨樹造形、有形不死、無形不亂,冬剪後上不遮下,左右不交叉,敞開胸膛迎接太陽,枝枝葉葉見陽光,不要大剪大殺。

  ▼

  在這裏

  挖掘行業深度

  傳遞行業價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