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曾專門寫過文章,分析五代十國半個多世紀分裂的重要原因是沒有像韓信、徐達那樣一槌定音的軍事人才,除了曇花一現的李存勖。社會原因,當然和軍功重要性漸漸被科舉取代有關(普通人的兩個上升通道),另外“耕戰”的民間土壤逐漸成爲“耕讀”的寵文尚武土壤。

從春秋開始,諸侯國便開始了叢林法則下的弱肉強食歷程,戰國時只剩下七個強國。
七個強國要想繼續存在,必須和周邊民族周旋,比如趙、秦、燕和匈奴,總不能還沒來得及爭霸先被夷狄滅了。
因此,春秋戰國軍事強人輩出。
但到了唐朝中期以後,軍事強人多是“胡人”血統,比如哥舒翰、李光弼(契丹人)、高仙芝(高麗人)等人。
再到北宋初期,面對北方強敵,只有北漢降將如楊業、呼延贊等鏈接如何和遼國人打仗。北宋其他武官對遼作戰經常判斷失誤,犯錯誤,打敗仗。
作者曾專門寫過文章,分析五代十國半個多世紀分裂的重要原因是沒有像韓信、徐達那樣一槌定音的軍事人才,除了曇花一現的李存勖。並不是沒有傑出將領,而是沒有一槌定音的軍事天才。
書歸正傳,原因何在?
社會原因,當然和軍功重要性漸漸被科舉取代有關(普通人的兩個上升通道),另外“耕戰”的民間土壤逐漸成爲“耕讀”的寵文尚武土壤。
“安史之亂”以後,皇帝們越來越感受到武將的威脅,直到趙匡胤一舉從制度上取消了軍功的正當性。
正是這種社會土壤的改變,使尚武之風在隋唐之後漸漸消失。
換句話說,如果秦漢採取隋唐以後的科舉制,也會同樣重文輕武,君主專制制度下,重文輕武是必然趨勢。衆所周知,春秋戰國是法家誕生時期,法家主張君主專制,可君主專制邏輯最終導致“自廢武功”,恐怕是商鞅、韓非子怎麼也無法想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