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内取出的蜗牛。(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供图)

近年来从孩子鼻腔内取出的异物五花八门。

“前天刚从一个小宝宝鼻子里取出只蜗牛,今天又从一个孩子鼻子里取出一片玩具卡纸。”三天内,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就接诊了两例鼻腔塞入异物的幼儿,医生在惊愕的同时,也郑重提醒孩子家长,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异常举动,正确引导孩子对于身体的好奇心,避免危险发生。 10月31日,一名女子怀抱一岁多的宝宝焦急地来到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就诊,她向医生描述,宝宝近两日经常烦躁地哭闹,并不停地用手抠鼻孔。起初她并没太当回事,以为只是有点鼻塞。后来她注意到,宝宝右侧鼻孔有黏鼻涕流出,同时伴有恶臭味。经过仔细检查,她发现宝宝鼻子里竟然有一个不明物体卡在鼻腔内,既取不出来,也分辨不出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于是赶紧来医院就诊。 医生在纤维鼻咽内窥镜下发现,宝宝下鼻甲处的黄色异物触之较硬,表面附有大量脓涕。经过药物处理后,竟然取出了一只蜗牛!至于蜗牛是怎么进到宝宝鼻子里去的,宝宝妈妈也一脸愕然,说不清楚。 无独有偶,11月2日,一名6岁男孩将一片玩具卡纸塞入左侧鼻腔。医生在电子镜下取出了一片完整的圆形卡纸,深感震惊。 “我们经常遇到小孩鼻腔塞入异物前来就诊的情况,孩子塞进鼻子里的东西五花八门,大多是玉米粒、花生米、豆子、纽扣之类的东西,或者是一些玩具上的小零件等等,但这两天发现的蜗牛、卡纸确实挺奇怪。”唐山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的医生介绍说,婴幼儿鼻腔异物可分为非生物类异物、植物类异物、动物类异物三大类,其中动物类异物较少见。 这些异物对孩子鼻腔的损伤也有所不同,其中植物类异物,例如豆类,长期在鼻腔分泌物的浸泡下自身膨胀,易引起鼻塞。非生物类异物中的纽扣电池对婴幼儿损伤极大,纽扣电池漏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会对鼻粘膜造成化学灼伤,长时间则会导致鼻粘膜坏死,鼻中隔穿孔。“而此次病例中的蜗牛属于动物性异物,在鼻腔内存留时间较长易引发鼻窦炎。” 医生提醒,孩子常常因为好奇心强,就爱随手将手中的物体塞入鼻腔,若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就会使得鼻腔异物长时间存在,不仅会影响宝宝正常呼吸,甚至还容易引发感染,倘若被吸入气道,后果更不堪设想。所以,家长若怀疑宝宝有鼻腔异物,可留意以下细节:宝宝呼吸时是否鼻塞,且鼻腔是否鼓鼓的像有东西塞在里面;是否有异味;是否有类似鼻窦感染的症状,比如高热、鼻腔流脓。如果发现异常,应警惕鼻腔异物。 医生强调,发现异物时家长不必慌张,应该第一时间就医,不要自行尝试取出异物,盲目操作会令小孩烦躁哭闹,还会加重鼻黏膜水肿给诊疗过程带来更大的困难。而且使用棉签、镊子等工具都容易导致异物被推得更深,或者容易划破鼻粘膜造成出血,少数表面光滑的异物甚至会滑入气管,造成更大的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有将物品塞进鼻子的习惯,那么他也有可能将别的东西塞进身体的其他地方,比如耳朵和嘴巴。因此,家长一定要密切关注宝宝这些部位是否有异物,正确引导孩子对身体的好奇心,可以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方式教育宝宝不要将食物、玩物等塞入鼻腔、耳朵里,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危险发生。(文章转载自燕赵晚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