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____《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____《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____《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登泰山而小天下。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____《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____《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____《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____《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____《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____《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二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____《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二》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八节》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天下殆哉,岌岌乎。

____《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____《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____《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____《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九节》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____《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____《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____《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六节》

长幼有序。

____《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____《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____《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____《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____《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____《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节》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____《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

____《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____《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六节》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____《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