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兩旁佇立着一座座單門獨院的東山洋樓。廣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攝

培正路上,洋房小院,鬧中取靜。

廣州東山別院民宿

簕杜鵑在東山綻放。廣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實習生林澤君 攝

曹國裕

大洋網訊 廣州有一句民諺,“有錢有勢住東山”。百年之前仍是荒郊的東山一帶,在20世紀初短短30多年間,成爲華僑商賈、達官貴人結廬營宅的目的地。如今,紅磚白牆,綠葉映翠,洋房小院,鬧中取靜,對文藝青年來說,這裏是他們最喜愛的拍照打卡地;對本地人來說,這是歷史風雲的見證地、名校名師的會聚區。

有段古

華僑置業首選龜崗

東山原來是廣州城大東門外的一片郊野,距城約三公里。在清朝,東山除了一座東山寺和真武廟(俗稱東山廟)外,只有山崗、河流、墳場、竹園、果林、稻田和魚塘,間有疏疏落落的竹林茅舍。生活在這裏的是山河村、寺右鄉(又稱寺貝底鄉)的農民,人煙稀少。

1903年,基督教美國南方浸信會在東山購地,建設培道女學堂(今天廣州市第七中學前身)和兩廣浸信會神道學堂。在辛亥革命鼓舞下,華僑的愛國熱情被激發,一些人開始回國投資。由於東山生活設施完備,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所以選擇了東山。

民間文保組織“古粵秀色”創辦者楊華輝告訴記者,他從3歲起在新河浦一帶居住,“小時候不覺得這裏的洋房有什麼特別,長大後才懂得它們的珍貴。”作爲五羊小學的老師,他會帶學生走訪東山洋房,介紹它們的歷史,講述建築者的故事。

《東山文史》記載,華僑在東山的置業投資始於1915年。1915年,美洲歸僑黃葵石等人組織大業堂,集資向政府買得龜崗一帶的18畝多荒地,將其平整後,劃分爲龜崗一、二、三、四馬路,以每畝12000元的公開標價分段賣出和建房屋出售,帶旺了這一地段的房地產開發。大業堂後,美國華僑楊遠榮、楊廷靄兩兄弟掘平了龜崗附近的江嶺小丘,修築了江嶺東西街。不過那個時候,東山的建築物還不超過一百棟,零星地散落在各個山崗上。

東山洋樓成“學區房”

楊華輝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北美華僑紛紛回國探親,同時帶來了充足的資金。同年,廣州開始市政改革,拆卸城牆、修築馬路,房地產熱開始興起,華僑在東山的置業也進入發展期。”近代廣州名人住宅,例如東山最大的花園式洋房、梅彩遒所建的“彩園”,前南洋兄弟菸草公司創辦人簡琴石的“簡園”和美國華僑馬灼文的“逵園”都在這一時期興建。

爲什麼歸僑僑眷獨獨青睞東山?除了離市中心不遠,地方廣闊,地價便宜,且有着郊野天然的清幽寧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早在百年以前,東山一帶就已經是“學區”了。

其中最著名的學校莫過於培正。廖德山等人曾建議學校兼教自然科學,但遭到拒絕。1889年,廖德山等人籌資67元,創辦了“培正書塾”。最初校址在秉政街一間民房處,後來遷進珠光裏。1907年,培正收到來自西印度、美國等國華僑捐款四千元,便到東山購買了煙墩崗以南的一塊二十餘畝的荒地作爲新校址。

那時除培正外,還有培道女子學校、神道學校等機構,因此成爲華僑眼中的“學區”。在快速發展階段,培正校舍因爲學生人數激增不敷使用。1919年,校長黃啓明赴海外募捐,歷經三年,募得華僑捐款30萬元。可以說,是華僑的捐款讓培正進入鼎盛期。

1936年,培正中、小學有學生3800多人,教職員工230人,以其良好的師資、嚴格的管理、良好的教學質量而蜚聲海內外,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流傳着“北有南開,南有培正”的佳話,吸引了很多華僑把遠在國外或僑鄉的子弟送進該校就讀。

子女既然在培正讀書,學生家長也自然想把家安置在培正附近,照顧兒女讀書。所以越來越多歸僑、僑眷從國外回來或從僑鄉遷出,搬到東山安居。

發展歷程

近百年前房地產商 建下公寓屹立至今

投資機構大規模介入東山發展始於嘉南堂和南華公司。1921年,嘉南堂投資30多萬元,使用了從城牆拆下來的紅磚,在今天東山廟前直街53-55號、廟前西街1-15號(單號)、龜崗五馬路2-20號(雙號)修建了兩組背靠背建築,臨街作商鋪,樓上作住宅或辦公室,1922年剛剛落成,就被出租一空。

現在從東山百貨大樓往南行,看到的臨街這排洋樓,就是嘉南堂所建的。一樓是連鎖壽司店,遠遠就能看見紅底白字的招牌,樓上是一家兒童託管和輔導機構。一條冷巷之隔,就是廟前西街1-15號,巷內有樓梯通往二樓。臨街商鋪主要是服裝店,如果抬頭細看,會發現這條街建築外立面依次爲奶黃色、灰綠色、灰粉色、米白色,雅緻素淡。簡約的羅馬柱、西式山花和灰塑,都是那個時代留下的歷史痕跡。

民間文保團體研究發現,從建成年代來說,大業堂建在龜崗一馬路至四馬路所建的集合式公寓更早,但公寓只追求容積率,忽視了通風采光。東山嘉南堂汲取了大業堂的教訓,在樓與樓間留出冷巷,方便房間開窗。

在1918年到1927年十年間,恤孤院路、煙墩路、廟前直街一帶從一塊塊菜地禾田,變爲歐美建築風格樓宇佇立的新式住宅區。當時,東山有經濟實力和威望的歸僑組織了不少小地產公司,在東山買地、修整,修築道路和下水道後就地賣出。那時東山地價上漲很快,現在東山少年宮的所在地,1920年一井(約合9.29平方米)約合70元,不到10年就上升到120元,上漲了71%。

“花園城市”藍圖成真 規定3/5須爲花園

“1927年到1937年,廣東經濟突飛猛進,一系列鼓勵和保障華僑的投資政策與法令出臺,華僑紛紛回國投資。”楊華輝介紹,1927年到1937年間,華僑在東山投資置業進入高潮期。現在的合羣路、美華路、達道路、梅花村、農林上路,是他們興建別墅公館的主要地點。

1921年,第一任廣州市市長孫科在父親孫中山“花園都市”理念的影響下,提出了拓展廣州東郊爲新式住宅區的設想。這一設想被具體規劃爲“模範住宅區”,選址在馬棚崗、竹絲崗及其毗連東沙馬路、百子路一帶。1928年,模範住宅區的章程公佈實施,規定“住宅地段須以該地五分之二爲建築物,五分之三爲花園”,還規劃了禮堂、圖書館、兒童遊戲場、小學、市場、消防分所、警察分所等公共配套設施。

1929年,在模範住宅區的基礎上,松崗住宅區開始建設,同時規劃了花園綠地、學校、警署等公共設施。與竹絲崗模範住宅區及龜崗、新河浦一帶的華僑住宅不同,松崗住宅區主要爲官僚居住。1932年5月9日,松崗住宅區更名爲梅花村。這段紅紅火火的城市發展史,到1937年因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戛然而止。

專家建議

保持居住功能 活化而不失歷史風貌

現在東山洋樓羣已從商賈官宦之家,變爲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歷史文化街區。咖啡廳、私房菜、民宿等商業形態的進駐,使得東山洋房成爲廣州老建築活化率最高的地區。據“古粵秀色”去年研究,東山片區約有六成僑房的原居民搬走,變爲商用或辦公用房。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擔憂,商業化的發展趨勢會讓這裏失去原來的風貌。

“在城市空間的構建中,體量能產生非常重要的效應。馬路太寬、樓宇太高,會產生畏感效應。體量太小,又會像‘小人國’。跟人的尺度差不多,纔會產生實感效應。比如,在馬路這邊,能看到馬路對面的人的表情,聽到對面說話的聲音,樓房不高於3層,在這種環境下,人是舒適的。”湯國華表示,東山洋樓一帶恰恰符合了人的尺度,因此漫步其中,有閒庭信步之感。

從歷史意義上說,這個區域反映了民國期間廣州走向現代化的起點。“東山洋房不是完全西化,而是既向西方學習建築技巧,又保留中國傳統的琉璃瓦、涼亭等。可以說是建築發展的‘活歷史’。”

湯國華表示,如果政府沒有出臺具體修繕指引,每個人都按自己的理解活化東山洋樓,如擴大窗戶、打造玻璃幕牆等,可能會讓這個街區失去歷史風貌。

他希望,東山洋房能儘量保持居住的功能。雖然東山洋房不是廣州最早出現的具有西式風格的建築羣,但它的特點是專爲居住而設計。如果大量商業進駐,就失去了東山洋房作爲民居的市井生氣。

街坊記憶

六十載慎園歲月

見證東山洋房變遷

現在佇立在培正中學正門對面的“慎園”建於1933年。慎園是我國著名企業家曹冠英所建的公館,建築和圍牆的外立面皆是奶黃色的水泥粗砂批蕩。曹冠英的兒子曹國裕從3歲起在此居住,除了戰爭逃難、在外求學工作的17年,慎園始終是他的家。近日,85歲的曹國裕向記者講述了他與慎園的故事。

曹國裕出生於1933年,當時慎園剛動工,三年後,房子才建好。“當時父親特意邀請了曾留學美國的建築師雷佑康設計這座房子,建房材料都是從中國香港買的。如玻璃是進口的‘波浪片’,又叫‘菠蘿片’,上面有不規則的波紋,既保護隱私又有裝飾作用;大門用的是從東南亞進口的柚木;地上鋪的階磚不是25釐米長寬的大階磚,而是用6~7釐米長寬的小階磚一塊一塊細心鋪設而成,花了三倍工錢。”

曹冠英是寧波人,世代經商,家境寬裕。他中學畢業後到上海做學徒,不久就與有錢人家的同學合做香菸生意,曹冠英來廣州負責華南地區的香菸銷售。慎園落成後,曹國裕在這裏度過了兩年愉快的童年時光。“父親保留了部分果樹,有蘋果、龍眼、黃皮、沙欖、楊桃等。我還記得,當時有一個女工負責照顧孩子生活起居,還有一個男工是花農。到了果樹結果的季節,他會用竹竿把楊桃、沙欖打下來給我喫。”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曹冠英把家人安頓在廣西梧州,自己則取道中國香港到越南河內等地繼續經營香菸生意。抗日戰爭結束後,廣州滿目瘡痍,慎園也不例外,經過兩年的修葺,1947年,曹冠英一家才重新搬回慎園。

現在,曹國裕一家仍生活在慎園裏。果園裏種了超過14種果樹,基本都由曹國裕打理。楊桃樹上結了滿滿的果子,他細心地用膠袋一個個裝好,以免被蟲叮咬。

院牆之外,物換星移幾度春秋;院牆之內,彷彿定格在大半世紀前的舊時光。

參考文獻:《廣州東山洋樓考》彭長歆著;《廣州文史資料》;《東山文史》。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方晴、沈亦霖、申卉 通訊員周小莉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除署名外)

策劃、統籌/廣報全媒體記者嵇沈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