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林德韌)2018年,對於中國的三人籃球項目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普及方面,社會力量踊躍參與,各級別賽事層出不窮,全面開花;競技方面,在三人籃球的亞運“首秀”上,中國男、女隊雙雙奪冠,各級別的世界積分排名,中國拿到5項第一,可謂碩果累累。

第18屆亞運會男子三人籃球決賽中,中國隊以19比18戰勝韓國隊,獲得冠軍。黃文威(右一)在奪冠後倒地慶祝。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對於三人籃球的2018年,中國籃協三人籃球部部長柴文勝給出了1-6這6個數字作爲總結:

1個組織,三人籃球委員會成立;

2塊金牌,中國男、女隊奪得亞運會三人籃球金牌;

3級梯隊,國字號隊伍的男女一隊,男女U23隊,男女U18隊;

4大活動,分別是“我要上奧運”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中國三對三籃球聯賽、全國三人籃球錦標賽、肯德基三人籃球賽。

5個第一,女子、U23男女、U18男女積分排名世界第一;

6項大賽,國家隊參加了亞洲盃、世界盃(女隊參加)、亞運會、U18亞洲盃、青奧會、U23世界盃。

中國男隊和女隊在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根據協會總體部署,今年1月29日我們成立了中國籃協三人籃球委員會,團結和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有效地推動了協會實體化進程,藉助社會力量,羣策羣力,加強宣傳,三人籃球熱度逐步提高,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柴文勝說。

在最重要任務之一的亞運會上,中國隊表現出色,包攬兩枚金牌,取下了三人籃球在亞運會上的開門紅。參加亞運會的女隊球員以WCBA爲班底,球員們主要還是五人制籃球的球員,通過“我要上奧運”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選拔出來;男隊則主要以“我要上奧運”冠軍隊伍廣東東莞麻涌隊爲班底,小夥子們是來自民間的“草根”力量,隊中有廣州體育學院的老師、廣東工業大學的學生以及文體局的職工。

在普及與競賽中間,“我要上奧運”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成了一個紐帶,“民間高手”通過這條紐帶有了身披國家隊戰袍爲國爭光的機會。在2017-2018賽季,該賽事吸引了8472支球隊、32856名球員參賽。

2018-2019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暨“我要上奧運”選拔賽

柴文勝說:“在競賽組織工作中,我們以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暨‘我要上奧運’選拔賽爲引領,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將社會其他三人籃球賽事予以規範、引導,逐步打造中國特色的三人籃球競賽體系。”

已舉辦了15年的肯德基三人籃球賽,就是社會力量參與辦賽的一個案例。亞運會男子三人籃球冠軍隊成員肖海亮、黃文威就曾在2014年參加過這一賽事。2018年,這一由中國籃協、肯德基、中國教育學會主辦的賽事接入了國際籃聯積分系統,賽事的標準化水平進一步升級。2018年比賽覆蓋了51座城市,吸引了6萬支球隊、24萬球員參賽。作爲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三人籃球賽事之一,該賽事在15年間累計組織了260萬人參與。

柴文勝表示,希望打造一個有中國特色的三人籃球競賽體系,以“我要上奧運”中國三人籃球擂臺賽爲引領,把其他社會性賽事納入體系中。“把這些比賽都納入一個平臺裏面,把競賽體系跟人才選拔體系結合起來,希望更多的賽事加入擂臺賽體系當中。”柴文勝說。

三人籃球U23世界盃:中國女隊勝烏干達女隊。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2019年,中國三人籃球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爲東京奧運會積累足夠的積分,截至2018年11月1日,中國男子組排名世界第五、亞洲第二(亞洲範圍內日本第一,蒙古國第三);女子組暫列世界第一。按照國際籃聯的最新規則,截至2019年11月1日,男、女組積分排名前三名的國家或地區(不能是同一個大洲)和東道主將獲得直接參加東京奧運會的資格,也就是說,中國三人籃球在2019年的整體表現將對能否直接獲得東京奧運會名額產生決定性影響。

對於2019年,柴文勝提出了兩項重點工作,第一是努力提高積分排名,第二是加強國家隊建設。在提高積分方面共計劃有3項舉措:首先,多舉辦賽事,用“人海戰術”奪取基礎積分;其次,多參加國際賽事,爭取高級積分;第三,鼓勵現有商業賽事提高賽事級別。

國際籃聯祕書長鮑曼、NBA總裁蕭華和中國籃協主席姚明4日一同在西安參加了2018年世界籃球峯會。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對於國家隊建設,柴文勝表示:“三人籃球男、女隊將繼續貫徹‘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理念,赴三人籃球水平較高的歐洲、美洲進行拉練,同時邀請排名領先的隊伍來華陪練、冬訓等,加強學習和交流。”

編輯:王浩宇

簽發:徐徵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