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一輩人常說“鯉魚是發物,身體上有毛病的人儘量少喫?”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發物,通常指的就是攝入的食物能使舊疾復發,新病加重的一種食物,它的範圍很廣,根據不同的情況,很多食物都能稱爲發物,可分爲六類:發熱之物、發風之物、發溼熱之物、發冷積之物、發動血之物、發滯氣之物。所以是不是發物,首先得根據自身的一個情況來定,鯉魚也是如此。

鯉魚是發物,多半來自南方部分農村的說法,北方是沒有這種說法的,有名的“黃河鯉魚”就能很好的說明這個觀點,爲什麼南方人認爲鯉魚是發物呢?

這裏有個有趣的說法,據說鯉魚是發物是北方魚販子的傑作,很久以前,北方的魚販子第一次來到南方,發現南方的鯉魚特別多,爲了低價運走,就想了這麼一個“妙招”,說鯉魚是發物,當然了,這個沒有什麼根據。而正在導致南方人不喜歡鯉魚的原因,可能是下面幾個。

第一,口味差,南北氣候差異,這鯉魚的肉質也有非常大的區別,南方鯉魚肉質鬆散無彈性,北方鯉魚肉紮實口感好,喫魚的習慣也不一樣,南方人喜歡清蒸多一些,北方喜歡紅燒,口感重一些。加上南方魚也多,選擇的機會多,鯉魚慢慢的就不招人待見了。

第二,發物,鯉魚作爲南方人心裏的發物,其實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南方氣候以悶熱爲主,人多爲陰虛火旺的體質,而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雄雞,鯉魚,狗肉,補強不補弱”,攝入的食物講究的是缺啥補啥,這鯉魚成了火上澆油,因爲鯉魚屬於陽熱較重的食物,旺補旺,適得其反。

第三,腥味重,鯉魚的腥味重,特別是魚身體兩側的白線,不取出來的話特別的腥,腥味過重有刺激性,喫了容易引起身體不適,自然容易成發物。

這取鯉魚兩側白線,方法挺講究,從魚頭脖子處切開一個口,找到白線,手拉住,然後用刀輕輕拍打魚的身體,就可以慢慢把白線拉出來了。

總的來說,鯉魚是不是發物還得看個人,所以說,適當喫點沒事,但兩側的白線一定要記得拉出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