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快孝武帝就意識到情況不對,因爲他發現目前跟在高歡手下一樣,依然是個傀儡皇帝,沒有任何實權,只不過是控制他的人換了而已,他不願做高歡的傀儡皇帝,自然也不願意做宇文泰的傀儡皇帝,他們之間慢慢產生了矛盾。但可惜的是孝武帝識人不明,高歡將他當做傀儡皇帝,宇文泰也不是什麼好貨色,他跟高歡一樣,也有這個想法。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皇帝,有一類皇帝被稱爲傀儡皇帝,雖然很多朝代都出現過傀儡皇帝,但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王朝更替的時候,比如東漢的漢獻帝。皇帝之所以成爲傀儡,可能是因爲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政務,也有可能是外戚或權臣把持朝政,使王朝走到了末路。縱觀所有的朝代,卻很少有一個朝代的所有皇帝都是傀儡。然而歷史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雖然這種現象很少,但確實存在一個國家從開國到亡國,在這期間的所有皇帝都是權臣手中的傀儡,這個朝代就是西魏王朝。
那時正值南北朝亂世,北魏末年,朝堂上出現了兩個權臣,一個叫高歡,一個叫宇文泰,他們兩個都想掌控朝政,在朝堂上爭鬥不休。最後高歡棋高一着,他牢牢的把控朝政,使得宇文泰沒有絲毫辦法,導致兩個人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兵戎相見。宇文泰見機不妙,逃跑到了長安建了了自己的勢力。北魏當時的皇帝叫孝武帝,他就是前面所說的末代傀儡皇帝,他能夠上位完全是高歡扶持的,沒有任何實權,但他確是一個有想法的皇帝,不想一生就這樣被人操控。他跟高歡發生了矛盾,見宇文泰去了北方,於是跟着去了,他希望在宇文泰的幫助下滅掉高歡,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但可惜的是孝武帝識人不明,高歡將他當做傀儡皇帝,宇文泰也不是什麼好貨色,他跟高歡一樣,也有這個想法。當時宇文泰逃到長安的時候,正苦於自己建立的勢力名不正言不順,剛好這個時候孝武帝來了。很快孝武帝就意識到情況不對,因爲他發現目前跟在高歡手下一樣,依然是個傀儡皇帝,沒有任何實權,只不過是控制他的人換了而已,他不願做高歡的傀儡皇帝,自然也不願意做宇文泰的傀儡皇帝,他們之間慢慢產生了矛盾。
宇文泰見皇帝不聽話,乾脆將他殺了,重新立了北魏的皇室元寶炬爲皇帝,西魏建立。另一邊的高歡有樣學樣,也立了一個皇帝,東魏建立。西魏建國之後延續了22年期間,共經歷了三位皇帝。元寶炬這個皇帝很奇特,因爲他當上皇帝意味着西魏建立,所以他是開國皇帝,但他又是傀儡皇帝,這在歷史上很少見的,開國皇帝一般都是雄才大略,絕不會是什麼傀儡。
元寶炬去世之後,元欽上位,他是個有想法的皇帝,他當太子的時候說對就對宇文泰執掌大權非常不滿,於是他決定改變自己的現狀,奪回大權,而第一步就是要殺掉宇文泰。可惜這個時候西魏早已被宇文泰控制住了,元欽空有想法,卻無能爲力,他的計劃敗露之後,很快被殺。隨後元廓繼承皇位,他是個膽小鬼,見到元欽的下場之後根本不敢反抗,上位之後安安份份,對宇文泰言聽計從,只求保全性命。元廓上位兩年之後,宇文泰便去世了,他的侄子宇文護頂替他的位置。
然而宇文護可沒有他叔叔那麼好的耐心,他沒過多久額便殺了元廓,擁立堂弟宇文覺當皇帝,至此北周建立,西魏滅亡。這樣算下來,西魏這22年之間共出現了三位皇帝,全部都是宇文家族的傀儡,歷史上只有這個朝代是這樣子,找不出第二個。東魏實際上也差不多,它是由高家控制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傀儡,除了孝靜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