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被青山區冶金街悅達社區居民親切稱呼爲“老呂”的老黨員呂雙貴經常說的一句話。“剛開始買藥也受了不少委屈”,趙長征說,疫情期間各藥店藥品供應並不充足,一天早上,他接到了10戶用戶要求的30多種藥,其中張婆婆要的兩盒降壓藥他跑了4家藥店纔有賣,其中一家只有一盒,他又一家一家去問,走了快4公里才終於找到另一家藥店有售,但比前一家藥店貴了1塊5毛錢,趙長征沒有猶豫趕緊買下。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市檢察院的幹警們衝鋒在前,義無反顧地奮鬥在社區一線。從80後青年人到60後老同志,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做羣衆的貼心人。讓我們走近他們,聽聽他們的抗疫故事。

老驥伏櫪

60後老黨員身先士卒做表率

現在正是需要黨員幹部挺身而出的時候,只要我的身體堅持得住,我就一定和大家一起戰鬥到最後!”這是被青山區冶金街悅達社區居民親切稱呼爲“老呂”的老黨員呂雙貴經常說的一句話。

“關西老將能苦戰,七十行兵仍未休”。呂雙貴是武漢市檢察院老幹部的一名已年近退休的黨員幹部,作爲一名有37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在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候,義不容辭地站出來,抗風霜戰雨雪爲居民堅守住防疫生命線。

他負責值守在悅達社區的109小區西門處,每天早上都提前到崗,熱心服務羣衆。同樣身爲“老師傅”的他爲了教社區老人用手機微信團購菜、註冊健康碼,常拿着手機向身邊的年輕黨員詢問請教,自己弄懂了再耐心教給前來求助的老人。

有一天,“老呂”匆匆忙忙前去找社區書記。原來109小區西門3門4號住着一戶老夫妻,兩個人都沒有手機聯繫不上網格員,兒子又住在其他小區過不來,本就是貧困家庭的他們,喫飯成了最大的問題。老人家舉着手中僅有的7塊多錢問“老呂”能不能給他們買一斤青菜。呂雙貴立馬答應老人幫其解決問題,他先穩住老人情緒讓其先回家等候,隨後幫老人申請了愛心菜並送達。“老呂”找到社區書記徐婷,向其陳述老人的困難,並提出建議希望社區爲老人備點物資。同時他還特意申請了些好放的菜留在西門執守處,以便隨時支援急需食物的居民。 老人的問題解決了,連聲感謝着老呂:“共產黨好,共產黨員好!”,老呂還是溫和地說:“是共產黨派我們來服務的!”

呂雙貴從2月12日開始就下沉社區到現在,是西門處值守時間最長、應對羣衆經驗最足的“師傅”。最近,其他單位新的下沉黨員來到了西門處,老呂耐心地給年輕黨員們介紹工作和社區情況,告訴他們如何與老人融洽溝通,年輕黨員們聽後都紛紛舉起大拇指。

莫笑白髮斑雙鬢,但見紅袖映雄魂。黨性可入骨,黨性可鑄魂。呂雙貴用自己的言行體現了一名老黨員的忠誠與擔當。

70後“老趙”買藥記

“您好,我是悅達社區的志願者,您是需要藥品對嗎?”2020年3月15日,武漢市檢察院政治部下沉幹部趙長征又拿起了他的手機,熟練地說出他的開場白,然後匆匆跑上街,開始長達幾個小時的奔波忙碌。自武漢實行封閉管理以來,居民日常生活的“最後一公里”一直由社區負責解決,保障居民的藥品需求是其中重要一項,趙長征就是社區購藥小分隊的一員。

“剛開始買藥也受了不少委屈”,趙長征說,疫情期間各藥店藥品供應並不充足,一天早上,他接到了10戶用戶要求的30多種藥,其中張婆婆要的兩盒降壓藥他跑了4家藥店纔有賣,其中一家只有一盒,他又一家一家去問,走了快4公里才終於找到另一家藥店有售,但比前一家藥店貴了1塊5毛錢,趙長征沒有猶豫趕緊買下。沒想到張婆婆不樂意了,質問趙長征,就兩盒藥爲什麼價格還不一樣。趙長征耐心地給她解釋,特殊時期買藥不容易,兩家藥店的價格有差異也是難免。沒想到張婆婆不僅不聽解釋,還懷疑差價都被趙長征賺走了。趙長征又生氣又委屈,但還是耐着性子掏出小票給婆婆覈對,婆婆拿了小票,話也不說就直接關上了門。

趙長征很是鬱悶,但轉念一想,如果找到藥的時候發現貴了就給婆婆打個電話說明,婆婆是不是就能更滿意些?於是趙長征暗下決心,今後還要將工作做得更細緻。他專門製作了表格,將姓名,樓牌號,藥品名稱、生產廠家,數量,支付方式,聯繫方式記得清清楚楚,碰到類似情況,他都不厭其煩的打電話給居民一一說明,直到確認。趙長征耐心細緻的態度獲得了居民的一片好評,大家都親切的喊他“老趙”。

“買藥的工作看着簡單,其實細節很多,個性化要求很強,”老趙說自己平時認得的藥品不多,同一種藥品還有不同的廠家、劑量,有的可以相互替代,有的不行;還有的藥物需要冷藏,買到藥必須立即送到居民家中,剛開始也是焦頭爛額。於是他時不時就在網上查閱常見疾病和常用藥物,大家都打趣他已經成了半個郎中。

“現在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最艱難的時候是剛來小區時。”悅達社區購藥小分隊的陳偉坦言,送藥上門需要與居民接觸,說絲毫沒有顧慮是假的。去年剛從部隊轉業的他笑道:“剛剛脫下軍裝,檢察制服還沒穿上,就先穿上防護服,國家需要我繼續做一名戰士。”

與陳偉一樣剛轉業到市檢察院的張天晶在社區專門負責購買重症藥。重症藥採購流程繁瑣,需要在社區登記,再到專門藥房排號,有時一等就是3-4個小時。有一天他需要採購的重症藥很多,他一連跑了十多戶,一戶戶樓梯爬下來,汗水溼透衣襟,冷風一吹,他開始頭暈打噴嚏。“當時很害怕”,張天晶說,害怕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更害怕傳染給了同事和居民。好在晚上回去喝了熱水,洗了個熱水澡,張天晶很快就好起來了。第二天,他又再次投入爲羣衆服務的工作中去了。

80後青年黨員用“心”剝開疫情迷霧,

點亮羣衆心底之光

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咯吱”聲,下沉在悅達社區的青年黨員劉釗身穿白色防護服,騎着老舊的三輪板車費力的往來。每天這個時候他都會化身“大白”,拖着滿滿一車的愛心菜到社區分發。曾經擔任扶貧幹部兩年四個月的他,又一次走上了近距離服務人民羣衆的崗位。

劉釗是武漢市檢察院政治部的一位青年幹警,同時也是共青團團委書記,剛下沉到社區的第二天就被徐婷書記“看中”拉到了第五網格,從此曾經的“筆桿子”變成了現在的“叫賣郎”。幾乎每天都能見到他站在門棟前,仰着脖子提着嗓子向樓上“隔空喊話”:“第五網格的各位街坊鄰居可以下來拿愛心菜了,每家每戶都有,請大家注意防護、保持距離,有序下來領菜。”由於條件有限,社區沒有準備喇叭,往往一天下來,劉釗的聲音就已沙啞,說不出話。

他負責的第五網格是悅達社區範圍最大的網格,其中不乏低保人員、殘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勢羣體,爲了照顧他們,劉釗常常提菜爬樓逐家逐戶的送,一天下來兩腿發酸、渾身被汗水浸溼。

在加班進行入戶排查,收集居民訴求時,劉釗遇到一戶貧困家庭,一位得了肺癌的70歲母親和曾被燒傷的50歲兒子,劉釗來的時候,這家人的兒子正焦急的在家踱步。原來,每年這個時候老母親都要去醫院住院治療,但受疫情影響,他又不瞭解當前政策規定,不知道怎麼辦理住院。爲不耽誤母親病情,他找社區要了臨時出入證,靠着雙腳走很久纔到了醫院,好不容易訂到牀位,卻又因爲沒車送,只能乾等。劉釗在瞭解情況後,迅速聯繫社區網格員請求幫助,經過多方努力,社區在當天晚上將二人送到醫院。母親得到了救治,兒子心中的大石頭才放下,他含淚向劉釗表示謝意。

爲切實解決困難羣衆生活保障問題,網格員、志願者特意增加每日訂數,爲他們開通“綠色通道”,優先購買。社區有一位回漢過年的大姐,因疫情原因無法返程,一個人借住在親戚空置的房子裏,手裏的錢已花光,只能領取愛心菜維持生活。劉釗知道後就一直放在心上,跟社區報備給大姐多分發點愛心菜,還替大姐向社區申請了困難補助。

青年黨員常常肩負數職。劉釗不僅要參與每天的社區工作,還時常爲居民做思想疏導工作。他時刻保持良好心態,將身邊的感人故事通過朋友圈、向“武漢檢察”公衆號投稿等途徑及時傳遞;同時還協調愛心企業向青山區一線募捐100副護目鏡。

劉釗的付出映射出武漢檢察青年幹警奮鬥的縮影,他們用付出匯聚成的強大合力,爲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文字|李 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