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太鶴學堂 | 給90後講講馬克思第十六講:史上最強判決書

有這樣一個人,他生活在動盪奔騰的十九世紀,他有一把濃密的大鬍子,他目光如炬、身形魁梧、意志堅定,他一生勞碌奔波、博學多識、著述無數。有人特別敬他,有人怕他,有人追隨他,有人詆譭他,卻很少有人說我不知道他。他的學說和思想,經常是以“大道日用而不知”的方式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

這個人,就是卡爾·馬克思。

從今天起,我們就一起揭開層層迷霧,走進他波瀾起伏的燦爛一生,還原一個最真實的他。

在倫敦“離羣獨居”、閉關寫作《資本論》(第一卷)接近20年後,馬克思終於可以滿意地將它交付出版。

《資本論》包含三卷,約230萬字,這是什麼概念呢?這大約相當於一個人完成了20本今天中國的社會科學類的博士學位論文。這部鉅著從開始研究到完成撰寫,馬克思用了他近半生的時間!

經過一個半世紀以後,資本主義依然存在,於是,一些人對《資本論》的科學性產生了疑問。可是,馬克思是個預言家,他預言的是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和未來走向,他不是算命先生,不可能爲資本主義的終日確定一個時間表。

實際上,資本主義一個半世紀以來發生了很多變化,通過各種修正手段,資本主義試圖自我修復,但是,每一次修正都更加說明了資本主義社會距離《資本論》中所描述的資本主義1.0版本更加遙遠。

《資本論》的出版是人類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從無產者的立場解釋世界,振聾發聵!四年後,法國人民想要改變世界,1871年春天的巴黎,一場革命就要來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