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开滦博物馆” 关注我们!

多年以来,许多书刊、媒体都采用过直隶总督李鸿章率幕僚视察铁路的那张著名的照片。可是,人们对这张照片拍摄年代与上面的人物解读不一。

笔者也谈几点浅见。

两张原片

李鸿章率幕僚视察铁路的照片版本众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四张图片。

拍照有个常识,同一场景会多拍摄几次,以便选优。而李鸿章率幕僚视察铁路的照片,当时拍摄了多少次,不得而知,但保留下来的原片版本只有两个:图一和图二。

两版照片内容几乎一样,然而仔细观察,区别还很明显。图一,地面上的站立者为两人;而图二,却是三人。看下图——

我们对比上述四版照片,不难看出,图三和图四是分别由图一和图二衍生出的版本。不过,这两张照片上的题文备受瞩目,读起来也颇有意味。

图三照片的由来有据可查。

该片曾以《铁路初轫及李合肥》(李合肥,即李鸿章)为题,首刊于1947年10月26日出版的《京沪周刊》上。

《京沪周刊》(京,指南京),由京沪区铁路管理局编辑出版,地址在上海虬江路民德路口。它既是局刊,也向社会发行,当年影响很大。

图四照片上的英文题文,谁人所写,该片最早出现于何时何处等,现已无从查考。

此外,还有在照片的下部仅注以“唐山车站轮车图”“唐山站”等字样的多种版本。这些文字也是后来添加的注解,其研究价值不如图三、图四上的题文。

两则题文

图三照片上部的题文,为叶恭绰先生所书,全文如下:

此光绪七年唐山胥各庄间铁路首次通车摄影,廿年前访得重印,南北转徙,幸存箧中,其原片已不可踪迹矣。此片巍然中立车上者为李鸿章一,左为张翼二,再左为唐景星三,唐之左为伍廷芳四,李之右可辨者为徐润五,其余则不识矣。吾国铁路经始六十余年,今仍未脱幼稚时代,自惭老马不克服箱,愿大维世长勉之,克继合肥未竟之志。民国三十六年八月,叶恭绰持赠。

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题文者叶恭绰(1881-1968),曾先后任清政府铁路督办、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等职。他大约于1927年翻印图一并保存,1947年8月题文后赠与俞大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此照片随即刊出,公布于世。

该照片首刊时,在片中5位人物的小腿位置,分别标注着一、二、三、四、五字样。

按叶恭绰在图片上的标记,对应的人为:

一、李鸿章(1823-1901),合肥人,时任清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北京—天津—唐山—山海关外铁路的谋划者,“李合肥”是尊称。

二、张翼(1846-1913),1892年接任开平矿务局总办。(注:图片上的人或许是周玉山,即周馥。详情可看第三部分)

三、唐景星(1832-1892),即唐廷枢,开平矿务局总办,唐胥铁路的主办者,1886年后兼任开平铁路公司经理。

四、伍廷芳(1842-1922),开平铁路公司、天津铁路公司总理。

五、徐润(1838-1911),字雨之,开平矿务局会办。后四人均为李鸿章重要幕僚。

图四照片右下部的英文,因为一些单词为缩写,有的字迹又不太清晰,所以少见译文刊出。

2004年的一天,笔者拜请刘国善先生(原唐山矿冶学院外语教授,时年近90岁高龄)翻译这段英文。两天之后,老先生拿出了自谦“不一定确切”的译文:“李鸿章阁下,唐景星先生,CHU YU CHI(可能是‘周玉山’,也可能是徐雨之)先生和伍廷芳博士,站在一辆安装护栏杆的平板车上。身后为被称作‘总督沙龙’的专用车厢。”

周馥晚年留影 (网络图片)

周玉山,即周馥,时任直隶按察使,兼任津沽铁路督办(督办芦台至天津铁路的修建),李鸿章的一位重要幕僚,因而参加这次视察铁路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徐雨之,则是前面提到的徐润。

图三与图四照片上的两则题文,堪称姊妹篇,它们相互印证,记录下了诸多历史人物的一瞬。

两种解读

一直以来,关于李鸿章率幕僚视察铁路照片的拍摄年代和背景,主要有“1881年(或1882年)视察唐胥铁路”和“1888年视察唐津铁路”的两种解读。

那么,1881年至1888年间,唐山至天津间的铁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呢?

据史料记载,1881年,开平矿务局修通了唐胥铁路。1882年,唐山火车站建成。1886年该铁路脱离煤矿,另组开平铁路公司,独立经营。次年,铁路延至芦台,开平铁路公司随后迁往天津,更名天津铁路公司。

1888年,铁路又延伸到了天津。唐山至天津的铁路,史称唐津铁路。

如此看来,将李鸿章率幕僚视察铁路的照片解读为“1881年(或1882年)视察唐胥铁路”与“1888年视察唐津铁路”,似乎都有可能。

可是,“1881年(或1882年)视察唐胥铁路”说,很难找到有说服力的历史记载。此说的由来,显然是受到了图三题文的“此光绪七年唐山胥各庄间铁路首次通车摄影”的影响。因为光绪七年恰是1881年。叶恭绰先生的生平年代毕竟较晚,他于半个世纪后题写前人之事,不免有失实之处。

再看“1888年视察唐津铁路”一说,却有据可查。

1888年10月17日的《申报》以《上相勘工》为题,详细报道了李鸿章视察铁路的情况,还列出了随其参加者的名单:“津沽铁路于本年七月落成,督办沈品莲方伯、周玉山廉访(清朝对按察使的尊称),总办伍秩庸、严筱舫两观察,会办吴南皋太守,禀请李傅相验收,并恭备花车,以便当道大员乘坐……九月初五日验工,预期码头及大王庄车厂均结彩悬灯,备办供张。是日清晨七点钟,傅相坐小轮船带同随员戈什哈仆从人等,从河东登岸,各总办衣冠鹄候,随节登车,由津至沽折入唐山……午刻回津。”

《天津近代史》(1987年出版)记载:“1888年(光绪十四年)10月,这条由唐山至天津的铁路全线竣工……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周馥奉李鸿章之命率官员到场。”

《天津铁路分局志》(2003年出版)载:“光绪十四年九月初五日(1888年10月9日),唐津铁路在天津举行通车典礼。直隶按察使周馥主持典礼,李鸿章率领一些官员乘车从天津到唐山视察了该线。”

《中国铁路大事记》(1996年出版)记述:1888年10月9日,“李鸿章……率同官商自天津乘坐火车至唐山,对三段建成的长130公里的唐津铁路(唐胥、胥芦、芦津三段合称)全线查验巡视。他在向清廷汇报此行情况的奏折中称:‘铁路一律平稳坚实,自天津至唐山,只走一个半时辰。’”

历史事实果然如此吗?李鸿章留下的文字,是最有力的证据。

光绪十四年九月初九日李鸿章在《海军照章定议并筹津通铁路》(见1998年版《李鸿章全集》3987页)一文中写道:“津沽铁路告成,鸿章于九月初五日前往查验,直抵唐山并就便履勘。唐山煤矿出产既旺。”

光绪十四年九月初五日,即1888年10月9日。在此之前,李鸿章从未到过唐山。

因此,李鸿章率幕僚视察铁路的照片拍摄于1888年,应是无误的。

回看过往,“1881年(或1882年)视察唐胥铁路”之说,多见于我市早些年出版的书刊上。而近年出版的一些书籍,已大都采用了“1888年视察唐津铁路”说。例如《中国铁路源头》(唐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著,2017年出版)、《中国铁路源头史话》(张雨良主编,2018年出版)等。

李鸿章率幕僚视察铁路的照片,是反映开滦历史的珍贵图片资料,值得仔细研究。(文/李国明)

长按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

微信号:klgjksgy1878

网址:www.kailuanpark.com

客服电话:0315-30246590315-3020287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新华东道54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