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孕媽面臨的第3大關卡,是第3次產檢(20-23周+6)的胎兒系統超聲篩查,俗稱“大排畸”,旨在排除胎兒先天性體表畸形及先天性心臟病。第4次產檢(24周-27周+6),孕媽需要篩查妊娠糖尿病。

從懷孕到分娩,中間隔着漫長的10月。很多媽媽都說,這10個月彷彿升級打怪,每回產檢就像在闖關。那麼這10個月裏,準媽媽的孕育路上到底藏着多少關卡呢?哪些關卡一定要給予重視,千萬不能錯過呢?下面爲準媽媽來說說產檢中那些暗藏的重要關卡。一、NT檢查第一關, 厚過2.5不樂觀

在第1次產檢(≤13周+6)中,除了檢查孕媽自身的健康狀況,很重要的一項是進行胎兒頸後透明厚度的檢查,這項檢查通常被稱爲NT檢查,它與胎兒健康密切相關。

NT檢查,通過超聲測量胎兒頸後透明層厚度,判斷胎兒的染色體是否正常,需要在11-13周+6周進行。如果NT增厚(NT值>2.5mm),則提示胎兒染色體異常,患染色體疾病的風險增加,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來確診,如無創或羊穿。

二、唐氏篩查第二關,報告陽性要診斷

唐氏篩查是第2次產檢(14-19+6周)的關鍵項目。作爲產檢面臨的第二關,它將通過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遊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孕媽年齡、體重、孕周等方面來判斷胎兒患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

若血清唐篩結果提示臨界風險或高風險,需進一步檢查,如無創DNA、羊水穿刺。如果無創DNA檢測結果仍爲陽性,須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羊水穿刺。羊水穿刺是有創性胎兒染色體監測,是目前胎兒染色體疾病產前診斷的“金標準”。

三、懷孕中期大闖關,系統超聲把畸判

孕媽面臨的第3大關卡,是第3次產檢(20-23周+6)的胎兒系統超聲篩查,俗稱“大排畸”,旨在排除胎兒先天性體表畸形及先天性心臟病。

胎兒系統超聲篩查,最佳檢查時間是23-24周,這時胎兒重要臟器發育完成,其大小和子宮羊水量都比較適宜檢查,加之胎兒活動度大,體表豐滿,有利於胎兒四維超聲成像和胎兒畸形篩查,是排畸的最好時期。大排畸需提前預約,很多綜合醫院建檔時即可預約。

四、高危妊娠無數關,糖篩你得先過關

妊娠糖尿病是產科高危妊娠的一種。第4次產檢(24周-27周+6),孕媽需要篩查妊娠糖尿病。

妊糖篩查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5分鐘內口服 75g葡萄糖液體300ml,分別抽取服糖前、服糖後一小時、服糖後兩小時的靜脈血,測定血糖水平,血糖標準值分別爲5.1mmol/L、10.0mmol/L、8.5mmol/L,三個指標,任一指標超過標準即爲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危害母嬰健康,孕媽容易感染,發生羊水過多等情況,胎兒容易過大,導致難產、產後出血,出生後胎兒易發生低血糖,嚴重時危及生命。妊娠糖尿病若確診,首先得通過飲食及運動控制。如果調整不過來,就需要用藥。

五、懷孕8月把肝查,膽汁酸< 10不用怕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ICP),是妊娠中晚期易發生的產科合併症,是妊娠期特有的併發症。懷孕8月,32周左右的產檢,通過肝功檢查能幫助孕媽診斷是否有該病,如果血清總膽汁酸大於10μmol/L,且有皮膚瘙癢現象,就可被診斷爲ICP。若膽汁酸高,需及時治療,因爲此病會發生突然不可預測的胎死宮內。

由於皮膚瘙癢、黃疸是ICP的主要症狀,孕晚期孕媽若出現此類情況,可向醫生諮詢,看是否需要查肝功,及早防治這一合併症。

以上就是想要各位孕媽支招的產檢重要關卡,孕媽需認真應對。當然除了這些,產檢中有一些例行的項目,起着基礎的監測作用——產檢例行項目

體重: 間接監測胎兒的生長。

血壓: 監測妊娠高血壓疾病。

宮高、腹圍:估計胎兒宮內發育情況。

尿常規: 監測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

血常規: 孕媽是否貧血感染。

B超: 早期確定胚胎着牀及胚胎數、中期重點在排畸、晚期確定胎位及臍帶狀況等。

心電圖:瞭解孕媽心臟功能, 排除心臟疾病,確認能否承受分娩。

胎心監護: 瞭解胎動、宮縮、胎心率,推測胎兒有無缺氧。32周後開始,每次約20分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