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網格員于振菲和她的丈夫

下午17:30,在東麗區軍麗園社區小區門口,兩名志願者正在給出入的居民測量體溫和登記信息。只見他們兩人一人測量,一人記錄,配合十分默契。

這是一對“夫妻檔”。女的是社區網格員于振菲,男的是她的丈夫。

“剛剛下班,忙完一天的網格工作,我帶着老公一起來當志願者,爲社區做點貢獻再回家……”沒有居民進出時,于振菲抽空爲愛人整理了一下衣領,在她看來,得體的着裝也是最基本的禮儀。

33歲的于振菲,是軍麗園社區第六網格黨支部書記、網格員。她負責的網格大部分是還遷房,共有居民378戶、830餘人。2018年12月接手網格工作後,短短一年的時間裏,通過走訪、拉家常、解難題等方式,成爲網格中大爺大娘的好閨女、外來租戶的好朋友、支部黨員的好書記、社區兩委的好幫手。

年初,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于振菲和同事們一樣,取消了所有假期計劃,迅速回到工作崗位,全身投入到網格一線防疫重任。數十天的隔離服務,胳膊腿麻了,嗓子啞了;連日的忘我奮戰,原本英氣十足的女孩兒顯得有些憔悴……商店、超市、藥店更是她每天都要去的地方,不爲別的,就爲給轄區居民提供一份方便。

網格內老年人多、租房戶多,她便當起了大家的快遞員、採買員、搬運工、心理疏導師……只要居民有需求,她都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解決。

年邁的吳大爺夫婦是去年搬進小區的,孩子在國外工作,老兩口平時日常生活都靠自己。疫情剛發生那會兒,老人需要服用的降血壓藥“斷了貨”,由於是處方藥,只能到醫院開,得知新冠肺炎的高傳染性,這對老夫婦犯了難。

“歲數大了,抵抗力差,還是少出門,買藥的事情就交給我吧。”挨家走訪時候瞭解到該情況後,于振菲立即將“跑腿”的活兒,應允了下來。拿醫保卡、開證明、去醫院排隊……折騰了大半天,最終成功爲吳大爺夫婦解決了難題。

“李奶奶,這是給你們買的菜,有什麼需要跟我說,我再去給你們買。如果身體有什麼不舒服,也要及時告訴我。”疫情期間,針對小區裏的獨居老人,于振菲還當起了採買員和搬運工,小區物業有個平板車自從承擔起了義務買菜這項工作後,大雪天,她拉着平板車,大袋小袋的幫老人買菜;飲用水沒了,她用平板車推着幾十公斤的桶裝水給老人送到家中,有時候一天要跑好幾戶。粗略統計,疫情至今達到了上百次……很多居民在網格羣裏都親切的叫她爲“菲菲”,有什麼事都願意和她說,也知道一定能解決。

除了前幾個“社區職務”,于振菲還當起了隔離監督員。社區裏的返津人員,在居家隔離期間,她會和他們不定時“視頻通話”,一方面瞭解他們的生活需求,如購買生活用品、倒垃圾等,另一方面也對他們的隔離情況進行監督。

最多的一天,于振菲先後要和12戶居民視頻,並且還有一些居民,得知鄰居里有外地返津的,感到恐慌。對此,她也會耐心安撫、開導大家,確保小區秩序的穩定。

兩個月的奮戰始終沒有間斷,疫情防控期間,于振菲努力踐行着自己“百分百排查、百分百服務”的承諾,累計服務返津隔離人員百餘次。經過努力,她所在的第六網格消殺作業按規有序開展,返津居民遵規自我隔離,羣衆情緒始終平穩。

羣防羣控離不開黨員羣衆的全面參與,平日裏,于振菲還以網格黨支部書記的身份,倡導發起了一支以網格黨員、在職黨員、志願者爲骨幹的防疫志願服務隊,並建立排班制度。

樓宇間、電梯內時常有手持噴壺的老同志,門崗處定期有手持測溫槍的守門人,圍牆邊活躍着阻攔翻越的糾察隊,閃耀的黨徽、鮮紅的馬甲活躍在社區防疫的各個戰線。

疫情期間,第六網格黨支部響應組織號召,積極發動黨員自願捐款,支部黨員踊躍參與,參與覆蓋率達到100%,支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顯現。

疫情防控中,門崗卡口是社區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苦、最累的崗位之一。社區黨員和志願者年齡偏大,卡口執勤多安排在白天。晚上值守人流集中壓力大,但人力相對不足。于振菲的丈夫原本每天都要開車接送妻子上下班,考慮到卡口執勤人手不足的情況,于振菲索性勸說丈夫和自己一起在下班後充當志願者。

愛妻子,自然也要支持她的工作。每到于振菲站崗的日子,她的愛人也會一起加入,雖然累,但他們不覺得苦。在這樣的特殊時刻,夫妻並肩,心手相牽,這讓兩口子心裏充滿了從未有過的幸福。

疫情以來,于振菲已經近兩個月沒有見過孩子了,下班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機給父母打電話報個平安,聽聽孩子的聲音。

于振菲說,身爲一名網格員、一名最基層黨支部書記,責任在肩不敢忘懷,她願爲疫情而戰,堅決守住那一份平安,守護那一方羣衆,織密築牢了社區疫情防控這張大大的網。

記者 高鍇

通訊員 宗蘇 周國海

編輯 朱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