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公開報道,近7天內

全國多地接連發生溺亡悲劇

粗略統計

已有10名孩子因溺水不幸身亡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下發2019年第1號預警

近期,全國各地氣溫迅速回升,很多人選擇去河裏游泳。雖然每年都在提醒,但還是會有媒體報道學生、孩子溺水事故,令人痛心。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發佈2019年第1號預警,提醒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吸取教訓,時刻緊繃安全弦,堅決防範溺水事故的發生,確保學生安全。

請各位家長加強

對孩子的安全提醒和教育

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

1、 4月13日,河北邯鄲一9歲男孩在河邊玩耍時,不慎滑入水中,被救起時已失去生命體徵。

2、 4月13日,貴陽市一男孩不慎落水,被吸入一根大鐵管中,不幸身亡。

3、4月13日,海南省4名男孩(年齡均爲11歲)相約到河邊玩耍,不幸溺亡。

4、4月17日晚上11點,九江市潯陽江廣場附近,有一名17歲的少女在江邊遊玩時,不慎落水。直到第二天上午十點,救援人員纔在下游300米處,發現落水女生,但不幸的是,女生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5、4月20日,河南開封一女童(11歲)在河邊玩耍時不慎落水(後溺亡),附近玩耍的兩名未成年人(12歲、17歲)在施救過程中溺亡。

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

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

盛夏將至,溺水又進入了高發季節。

如何避免悲劇發生?

遇到兒童溺水怎麼辦?

2018年5月27日,廣東開平,

某水上樂園一8歲男童不慎溺水。

一工作人員立即對溺水小孩,

實施“倒掛”急救。

這是常見錯誤的溺水施救法

若遇溺水兒童,千萬不要這樣做!

此法無效且會害死人!

↓↓

而後,醫護緊急到場

實施心肺復甦術後送醫

但最終經搶救無效死亡

遇見溺水,如何正確自救與營救?

溺水急救技巧

“人發生溺水後,一般4-7分鐘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必須爭分奪秒積極搶救,才能爲溺水者贏得生機。”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龍勇介紹了溺水施救的基本方法:

①若遇溺水人員,急救者可用仰泳、側泳或其他方式將患者抱上岸。對於精疲力盡的淹溺者,搶救人員可從頭部接近;對於神志清晰的淹溺者,搶救者應從背後接近,用手抱住淹溺者的頭頸,另一隻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遊向岸邊。

②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時,要立即進行心肺復甦。只有“心肺復甦”,纔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心肺復甦要領

首先判斷是否發生了呼吸心跳驟停。如可以拍打其肩部,並大聲呼叫他,觀察其有無反應;若無反應,接下來應檢查其有無呼吸,先壓額抬頦(下巴),開放氣道,觀察其胸腹部有無上下起伏,5~10秒鐘後無反應,就可以認爲其發生了呼吸心跳驟停。

第二步、是進行人工呼吸。先壓額抬頦,捏住鼻子,不要讓鼻子漏氣,最好用一清潔的薄布蓋在溺水者的嘴部,施救者需深吸氣,用自己的嘴包住溺水者的嘴吹氣,先連續吹氣5次,同時觀察胸廓有無起伏,以驗證是否吹氣有效。

第三步進行胸外心臟按壓,連續按壓30下,再進行兩次人工呼吸。按照如此30:2的比例做下去,直至溺水者甦醒或急救醫護人員趕到。胸外心臟按壓時,需用一隻手掌根部放在兩乳頭連線中點的胸骨上,另一手掌根平行重疊壓在手背上,手指相扣,保證手掌根部橫軸與胸骨長軸方向一致。施救者的身體應略向前傾,兩臂伸直,依靠肩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按壓的幅度約爲3~5釐米,按壓和放鬆的時間大致相等,按壓頻率爲100~120次/分。按壓過程中應努力減少中斷。

特別提醒

下河游泳危險

在泳池會游泳,不等於會野泳,野外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水情比泳池複雜。

會游泳也不等於會救人。“手拉手搭救溺水者不可取。在日常培訓中,戶外運動教練、長沙市紅十字會救護員羅格反覆教育學生,不要盲目下水救人。他讓學生在平地上手拉手,演示牽手搭救溺水者,“溺水者”用手一拉,其他學生根本站不穩,“更別說在斜坡上去搭救求生慾望強烈的溺水者了。

夏季又到了游泳溺亡的高發季節

請讓孩子遠離危險

文章來源:中國應急管理

福建綜合整理

推 薦 閱 讀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找老公、投訴老師……“119”電話不能這麼任性打

“手工樊少皇、廢柴愛迪生”再添無用發明,這次引起了阿消的注意

疼!女子坐按摩椅發出慘叫.....這種按摩椅出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