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反击匈奴,刚开始时,借着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积累下来的财富,军费是不用愁得。可是这么大规模的战事长时间的持续下来,那就是个巨大的无底洞,多少钱都不够吸得。汉匈大战从公元前134年马邑诱伏匈奴失败开始到129年,汉朝一直处在很被动的态势中,匈奴几十万骑兵在汉朝边境到处声东击西,烧杀掳掠。

然后公元129年汉武帝开始展开反击,虽然四路大军三路失败,但是军事奇才卫青却一直杀到匈奴的祭天圣地龙城。卫青由此得到重用,随后一系列的大战打下来,收复河套草原、河西走廊、浑邪王休屠王归顺,到了公元124年,汉朝终于花光了两代皇帝积累的财富。

当然,这时匈奴已经全面落于下风,远遁漠北了,汉朝就此收手也可以了,但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汉武帝还打算杀到漠北去。那这么多的军队跨过沙漠远征,需要花的钱就多了,面对已经枯竭的国库,他采取了什么办法呢。

我们知道明末的崇祯,被东林党一干文人蛊惑,取消了矿税、商税造成国家财源枯竭,最后穷到哭求皇亲国戚捐款都没人理他,诺大的明朝,每年的税收才五六百万两银子,养一个关宁军都养不起。正是因为经济枯竭,这才让崇祯不得不催促洪承畴立刻决战,导致松锦大败的。

你看,明末文官系统垄断权力架空皇帝,连收税都不允许何况其他。

汉武帝怎么干的。封建社会时,社会上最赚钱的两大行业盐、铁。盐就不说了,到了清朝时盐商都是最有钱的,所以清朝时盐业都是官营的,但是盐商都有官僚背景,他们可以拿到官方的盐引,所以其实就是官员通过秘密渠道把这个大蛋糕分了。这个电视剧李卫当官里描述的很清楚,要收拾这群人绝对是高难度的技术活。铁在战争时期当然是需求更大的东西,这个就无须说了,就像现在的军火贸易,绝对是暴利。

汉朝在汉武帝之前盐、铁两样最有利润的行业,是全部掌握在富商大贾手里。汉武帝可不是加税收税这么简单,他是直接把这些行业收归国家控制不准私营,就是说压根没有盐引这回事,禁止私营了。汉武帝干这事时,有一个叫张汤的能臣保驾护航。

张汤一直以来被记载成酷吏,不奇怪,得罪了那么多的人不被骂才奇怪。张汤是个很清廉的人,这时他能干这事的前提,你要是有什么漏洞把柄,绝对跑不了。最重要的的是他是个能力极强的人而且极忠心。汉武帝动作这么大,当然反对势力的反扑也是很厉害的,但是张汤都能够一一把他们收拾了。

明末是也有这样的人,就是魏忠贤,可惜崇祯一上台就把他干掉了,此后再也没人敢出头帮他干这种要命的活。汉朝盐铁官营实行一年,朝廷就收到了“以亿万计,皆盐铁之福也”这样的财富。

第二年,汉武帝就开始大规模额北伐漠北,跨过沙漠攻击匈奴,斩首近10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