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週一公佈的一份調查顯示,女性在應聘“男性化”工種,比如汽車修理工時,在能力經驗和男性相同的條件下,成功進入面試環節的機會比後者要小22%。

  如果涉及到的崗位爲送貨司機,女性獲得面試的機會比男性甚至低35%。“女性基金會”(Fondaction des femmes)是這份報告的發起方,該協會主席馬弗爾(Anne-Cécile Mailfert)評價說,這個差距很大,但目前暴露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當前調查不足以驗證在隨後面試時可能發生的狀況。

  法國負責男女平權的國務祕書希亞帕(Marlène Schiappa)接受電臺採訪時,記者曾經問及匿名簡歷措施實施的可能性,她表示就個人而言,她並不贊同,認爲僱人單位有權利知道潛在僱員的身份。

  希亞帕表示這個調查所顯示的是女性就業時面臨的“玻璃天花板”效應,她說很多女性可能面臨自我審查意識。她說,“很多高校畢業的女性對薪酬的期待低於自己男性同行,這也是跟她們本身的自我審查意識有關。”

  具體來說,調查的發起人共對451個招工啓事做出回應,其中包括173個運貨司機、185個汽車修理工和93個園藝工人的職位。每次他們郵寄兩個虛擬人物的簡歷,一個是女性名叫Julie,另一個是男性名叫Thomas。兩人年齡相同、經歷一致,但Thomas共接到168個僱傭者聯繫,但Julie只收到131人聯繫。

  女性基金會主席馬弗爾表示,這一差距同“善意性別歧視”有關,很多僱傭者拒絕僱傭女性候選人,也是基於“保護”她們,不讓她們從事比較艱辛的工種。但她同時強調說,歸根結底,這種差異跟大家對女性的偏見有關,他們認爲女性體力不及男性。

  《巴黎人報》報道,據歐盟統計局2016年數據顯示,法國女性平均工資比男性低15.2%。據法新社報道,法國勞工部數據顯示,同樣工作,法國女性平均工資比男性低9%,就全體而言,這個數據爲25%。

  因爲跟男性相比存在的工資差異,11月6日週二下午3點35之後,女性僱員相當於免費工作。法國女權組織“輝煌女性”(Les Glorieuses)在社交網絡推特上發起“11月6日15點35” (6 novembre 15h35)的標籤,併發起倡議書,呼籲政府減少男女僱員工資差異。

  (歐洲時報/春花 編譯報道)

  編輯:小C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