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自從讀了蘇軾這首詩,對西湖的美麗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不至於只能說一句:好美。由此可見,西湖在蘇軾的眼中,那就是無論是水光還是山色,或晴天或雨天,都是美麗而奇妙的。

西湖,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不外乎是一處自然景觀。但對於歷朝歷代的詩人來說,西湖又是一個能感懷世事、寄託情思的精神湖泊。譬如,白居易不願離開杭州回京,寫下了“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林升諷刺的當政者縱情聲色,寫下了“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諸如此類的詩句,不勝枚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便是衆多歌吟西湖之作中的一首名篇。它出自於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之手,是蘇軾任杭州通判期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至於這首詩的內容,簡而言之就是讚美了西湖的美景。雖然說歷朝歷代讚美西湖美景的詩作不在少數,但是蘇軾的這首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見清代學者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

詩中最後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甚至還被認爲是對杭州西湖最恰當的評語。需要注意的是,《飲湖上初晴後雨》本是組詩作品,共計兩首,本文所說的是古代許多選本都看中的第二首。相信大家對於蘇軾的這首詩耳熟能詳,畢竟它不僅寫盡了西湖的美麗,還是自小我們課本上的必備詩目。所以它雖然只有短短的4句,但百讀不厭。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第一句“水光瀲灩晴方好”,即西湖的水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十分美麗。顯然,這句詩就是對西湖晴天水光的描寫。而詩的第二句“山色空濛雨亦奇”,則描寫了西湖雨天的山色,即煙雨中的西湖羣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十分奇妙。由此可見,西湖在蘇軾的眼中,那就是無論是水光還是山色,或晴天或雨天,都是美麗而奇妙的。

倘若按照一般歌吟西湖的詩作來看,這首詩的後面兩句理應從細節之處具體描繪西湖的晴光雨色。但是蘇軾這首詩卻別具特色,反而用了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把西湖水光山色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就是後來廣爲傳誦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如果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烘托出她的迷人神韻。

作爲春秋時期的越國美女,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她歷來就是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因此,蘇軾把她和西湖等同起來,便可以滿足於讀者對西湖山光水色的美好想象。我們都知道西湖與西施的美,都是美在其神,所以對於西施來說,她淡妝也好,濃妝也罷,都無法改變她美的形象。

同理對於西湖來說,它晴天也好,雨天也罷,都無法改變它的美麗,只會增添其美。從寫作手法來看,蘇軾這兩句詩情景交融,西湖之美一覽無餘,蘇軾對西湖的一片深情也表露無遺。陸游《文章》一詩中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句,我想蘇軾這兩句詩便是他妙手偶得的神來之筆,可謂是寫盡了西湖的美麗。

綜上所述,蘇軾這首讚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絕句,把西湖水光山色的絢麗多姿形容得美不勝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自從讀了蘇軾這首詩,對西湖的美麗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不至於只能說一句:好美!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