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罗亦丹)11月6日,北京市交易团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以“开放北京 商机无限——共享北京高端发展市场机遇”为主题的北京主题活动。

该活动吸引了来自英国、瑞士、芬兰等10余个境外国家代表团、境外商协会以及特斯拉、沃尔玛、西门子等20余家跨国公司代表约200人参加。

在主题活动上,北京市副市长殷勇表示,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2万美元。城市面貌极大改善、更加绿色宜居,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由改革开放前的24公里增加到608公里;林木覆盖率由16%提高到61%;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率达到92%。城市综合竞争力朝着世界前列大幅迈进。

殷勇称,人才方面,北京人才智力资源密集,每年有近30万大学学历以上毕业生,全国排名前100的大学,有1/4在北京,“两院”院士占全国1/2,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1/4,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将近6%,位列全国第一。每天产生200多个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1/2,全球排名第二。在刚刚发布的今年英国自然杂志世界创新城市排名中,北京再次蝉联全球第一。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创新优势,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殷勇表示,将打造更加开放的北京、更加亲商的北京、更加宜居的北京,他从三点阐述了北京市取得的成绩:

第一,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8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北京的金融资产,占到了中国金融资产的45%。过去三年,北京作为全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着眼为国家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闯关拓路,我们聚焦金融、科技、商务和旅游等重点领域,在业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了68项全国首创或效果最优的开放举措。目前,我们正在抓紧谋划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将以更大的力度实现更多的突破:一是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二是以更加精简的负面清单为引领;三是对外资和民资开放并重;四是探索“产业开放+园区开放”条块结合的模式;五是更加注重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软实力。

第二,去年我们出台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26项措施、136条政策清单。今年,我们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优化营商环境“9+N”系列政策措施。8月,在中国营商环境试评价22个城市中,北京排名第一,已经成为中国营商环境最佳城市。最新发布的世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全球排名从上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一次性提升32位。世行营商环境报告选取了中国两个样本城市,北京就是其中之一。今后,我们将实施改善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营造更好的亲商营商环境。

第三,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我们实施了清洁空气行动、缓解交通拥堵、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专项行动,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我们集区域之力治理大气污染,锲而不舍抓好减煤、控车、降尘等措施,今年1-9月,北京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创有监测以来同期最低。我们将致力于持续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让城市更舒适、更便利、更安全。

记者 罗亦丹 编辑 张瑞杰 校对 李立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