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所以尝试了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主要是为了考验我这块发酵面团的稳定性,因为面团揉得好,发得好,不管是用生煎还是蒸,包子皮都会又白又暄软,不会出现塌陷,出坑,颜色变深等问题。有人说面团的发酵不能只放酵母,但是我每次做包子馒头都是只用酵母,并没有添加小苏打或者泡打粉等,做出来蓬松柔软,和外面买的口感一样好吃。

鼠年的正月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受疫情影响,很多人这个年都只能宅在家,不能出去吃就只好使出十八般武艺,厨艺突飞猛进,在闲暇之余,面食就成了最受欢迎的食物。做面食不仅可以提升技能,而且还能打发时间,可塑性强,能自由发挥的空间大。今天我也赶着做面食的潮流,做了包子,一块面团一盆馅,两种加工方式,分别做了生煎包和小笼包。
之所以尝试了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主要是为了考验我这块发酵面团的稳定性,因为面团揉得好,发得好,不管是用生煎还是蒸,包子皮都会又白又暄软,不会出现塌陷,出坑,颜色变深等问题。有人说面团的发酵不能只放酵母,但是我每次做包子馒头都是只用酵母,并没有添加小苏打或者泡打粉等,做出来蓬松柔软,和外面买的口感一样好吃。
发面生煎包的做法
【面粉的选择】
在做面食的时候,经常会听到高筋面粉,中筋面粉和低筋面粉三种面粉,但是很多人不知该怎么选择。面粉主要是由小麦蛋白和小麦淀粉组成,三种不同面粉最大的差距就是面粉的小麦蛋白含量不同,而筋度就是由小麦蛋白决定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面筋。面筋多的面粉,也就高筋粉,一般弹性会特别好,适合做面包这种有韧性的食物。面筋低的面粉,也就是低筋粉,面筋低淀粉含量相对高,更适合蛋糕这种质地蓬松宣软的,中筋面粉也就是家里最常用的,它的筋度适中,蓬松度也很好,而且颜色偏白,做包子馒头最好选用中筋粉,因为中筋粉颜色发白而且筋度适中,做出来面食弹性有嚼劲,而且表面光滑平整。
【材料准备】
中筋粉500克,水250克,酵母粉5克,白糖15克
【操作步骤】
步骤一:把面粉加酵母和糖混合,分次加水和成面絮状。水量如果控制不好可以少量多次加,留出一点揉面团的时候根据面团的软硬度添加。糖的作用是可以促进酵母发酵,不加也可以,加了也不用担心会有甜味,因为糖会被酵母分解掉。
步骤二:用手把面絮揉成面团,面团一定要尽量揉得光滑,如果揉不光滑可以放一旁醒5分钟再揉。揉光滑之后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至两倍大。我用烤箱自带发酵档,如果室温低,可以把面团的盆座在一盆温水中发酵。
步骤三:面团发酵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在面团发酵时,准备包子馅。由于疫情影响出门买肉不方便,所以今天就做一个简单的韭菜鸡蛋馅。准备韭菜半斤,鸡蛋三个,虾米适量。
步骤四:把虾米放入油中炒香,炒到颜色透明,质地酥脆的状态就可以了。炒过的虾米味道更香,而且没有腥味。
步骤五:鸡蛋打散放入油锅中炒到凝固,用铲子切成鸡蛋碎。
步骤六:韭菜切成韭菜末,把鸡蛋碎和炒香的虾米放入韭菜馅中。
步骤七:加入耗油,盐,少量白糖和香油或者熟植物油拌匀,这个馅的口感是很鲜美的,所以不适合放太多香料。馅料拌匀后放一旁备用。
步骤八:面团发酵成这种体积变大,里面有大的蜂窝组织的状态就发好了。
步骤九:把发酵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多放一点干粉,用力按压揉搓排气,发酵的面团里面气孔非常多,而且面团很湿粘,把干粉揉进面团可以填充发酵气孔,而且用干粉能使面团揉光滑。用力揉把面团揉光滑,一定要揉光滑这步很关键。
步骤十:把揉光滑的面团搓成长条。
步骤十一:分割成均匀的面剂子,整理得圆一点,然后按扁。记得撒干粉防粘。
步骤十二:放入包子馅,边缘留出一厘米左右,不要太窄了不好捏褶。
步骤十三:把包子捏起来,如果觉得捏褶麻烦也可以直接包成光滑的圆球。
步骤十四:平底锅多放点油,把包好的包子摆入锅中,盖上盖子二次发酵至1.5倍大。
步骤十五:发酵好后,开中小火慢慢煎,千万不要用大火,保证包子底部不会烙糊,等到包子体积变大。
步骤十六:打开锅盖,迅速倒入一碗热水,一定要放热水,否则会影响酵母活性。接着盖上锅盖,一直煎到水分全部蒸发。包子就差不多熟了。
步骤十七:打开锅盖撒上葱花和黑芝麻,然后再盖盖闷3~5分钟就可以出锅啦。
包子皮雪白松软,咬一口像棉花一样,配上鲜香的内馅,太好吃了。用生煎的方法比上蒸锅蒸更稳定,不容易塌陷回缩,而且特别香。
【小贴士】
1、面团一定要揉光滑再发酵,第一次发酵一定要到位,这样面团才能松软。
2、面团发酵好要彻底排气,排气之后加干粉用力揉光滑,面团光滑发酵之后表面才不会有回缩或者坑洼。
3、包子包好之后不要开火,放在锅里发酵一会再开始煎,这样包子会特别松软而且表面颜色雪白。
4、刚开始煎的时候,不要加水,小火加热到包子膨胀稳定之后再加水。
5、加水的时候不能加冷水,一定要加热水,防止酵母活性受影响。
6、煎熟后不要立刻出锅,闷5分钟再出锅,防止包子表面预冷回缩。
本文由聪聪食光原创,主要分享家常菜、私房菜、西餐,烘焙,甜点,面点等。对美食感兴趣可以关注,如果有问题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烹饪技巧千变万化,作者的观点并不是唯一,望彼此尊重,欢迎共同交流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