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在酉酬鎮雙祿村72歲村民彭德雙的腳下,一條寬約5米的進村“四好公路”鋪到了他的家門口。

這是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從山底緩緩而來。一路上,“四好公路”的建設者們揮汗如雨,努力讓它不斷與山頂稀鬆的砂石相融,並朝着大山深處的另外一個山頭延伸而去。

雙祿村作爲我縣的深度貧困村之一,交通一直是阻礙這裏發展的最大難題。進入新時代,脫貧攻堅的時代號角已經吹響,各級各部門的幫扶責任人也深入雙祿村,給雙祿村人帶來了知識,也帶來了發展的希望。

10年前,當地村民爲了謀發展,集全村之力,開路築橋。歷時3年多,一條3米多寬的毛坯路才扎進雙祿村寨。10年後,毛坯路變土路,極大地制約了當地的發展,這裏村民的生產生活依舊不方便。

時間到了今年4月28日,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雙祿村的“四好公路”建設項目正式啓動。村民們得知老路即將變成新路,積極性高漲,爭着想要參與建設。

這條正在修建的“四好公路”,全長12.2公里,工程造價500餘萬元,是專門爲方便公路沿線上千村民生產生活修建的。在過去,這裏的村民下山趕集,需下險坡、走泥路,來回一趟至少得花費兩個小時。現在,在建道路完工後,一條環線將把雙祿村和酉酬集鎮的道路連接起來,屆時,村民們下山的時間也將縮短至20分鐘。

“這條通暢路,我們盼了很多年。”一手按着施工現場的振動梁,一手牽着發動機上的電線,作爲“四好公路”建設者的白小燕扯着嗓門對記者說:“以前的毛坯路是我們自己修的,今天我也要親自把路硬化到家門口!”

中午休息間隙,村民們也開始謀劃起了未來:

“下山的路方便了,村裏的農產品再也不用肩挑背磨運下山了,好日子這就要正式開始了!”白小燕說:“以後我要建一個標準的生豬養殖場,把日子過紅火起來。”

“我們山上的生態環境好,我打算發展中蜂。現在原生態的蜂蜜很受大城市居民的歡迎,一定能賣出個好價錢。”彭德雙說。

村民張佳林說:“現在中藥材也好賣錢,我也打算種幾畝看看效果。”

……

秋日山茶花香,中午陽光正暖。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歡聲笑語中不斷勾勒着雙祿村基礎設施改善後的美好生活。

眼下,雙碌村的“四好公路”工程進度已過半,預計年底就能完工。屆時,雙碌村將徹底破除山裏與外界的交通瓶頸,村民們增收致富的夢想也將變爲現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