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40年開始,英國人用自己的艦船和大炮轟開了滿清政府的國門,自此掀開了潘多拉的魔盒,西方列強聞風而來,通過一系列的戰爭和外交手段,迫使滿清時期的中國成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朝不保夕。

除了賠款,開放通商口岸,給予外國人超國民待遇之外,割地更是成爲了清政府應付外國人的最佳方式之一,英國人,日本人、沙俄人都曾經在滿清政府裏面得到了大片的土地。但是有一個國家,雖然從未侵略過滿清政府時期的中國,卻是佔有中國領土第二多的國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近鄰哈薩克斯坦,它得到中國領土的方式堪稱一段神蹟,如今,哈薩克斯坦爲了維護自家的利益,已經將一部分領土歸還給了中國,大約有1300平方公里。

哈薩克斯坦的前世今生

哈薩克斯坦,是亞洲中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如今的它分別與中國,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接壤,是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家。

回顧哈薩克斯坦的歷史,你會發現這個國家的歷史並不長,因爲在很多時間裏面,哈薩克斯坦的這片區域分別被不同的民族或者國家所統治過。直到公元十五世紀的時候,如今的哈薩克斯坦纔有了一定的雛形。

然而,在有了一定的規模之後,哈薩克斯坦的內部就發生了分裂,形成了大、中、小三個玉茲汗國鼎立的局面。這個時候,爲了在國際上獲得庇護,他們不得不加入了清王朝的版圖,成爲清王朝的藩屬。

在17世紀的時候,由維吾爾族人建立的準噶爾汗國成爲了橫亙在滿清王朝以及哈薩克汗國的巨大絆腳石,滿清政府對哈薩克的影響力快速下滑。爲了尋找更爲可靠的盟友,哈薩克汗國中的中、小玉茲汗國將目光放到了北方的斯拉夫人身上,申請成爲了沙皇俄國的子民。而大玉茲汗國則在準噶爾汗國的鐵蹄之下覆滅了。

在滿清政府與準噶爾汗國的數次大戰之後,準噶爾汗國從世界上消失,滿清恢復了對於中亞特別是哈薩克汗國的影響力,中、小玉茲汗國先後脫離了俄羅斯帝國,成爲滿清政府庇護下的番薯,定時向北京政府朝貢。

在近代以後,滿清政府的國門被西方的船堅炮利所轟開,滿清政府成爲了西方列強肆意凌辱的對象,丟失了大片的土地,包括在中、小玉茲汗國在內的哈薩克汗國再一次成爲俄羅斯帝國的一份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俄羅斯帝國土崩瓦解,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建立了一個在俄羅斯帝國基礎上形成的社會主義邦聯,哈薩克斯坦成爲了蘇聯的一份子。

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哈薩克斯坦獲得了真正的獨立。

爲了討好中國,歸還中國領土1300平方公里

從蘇聯脫離出來的哈薩克斯坦,由於身處內陸地區,周邊的幾個國家都曾經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雖然在安全上面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但是在經濟發展上面卻是十分地遲緩。

而這個時候,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綜合國力一年比一年強,哈薩克斯坦的政府意識到只有跟中國搞好關係,才能夠得到更多的利益,讓自己的經濟也能夠乘上中國的巨航,從而擺脫貧困的局面。

1992年,中哈兩國簽署了兩國建交公報,並且開始了雙邊貿易往來。爲了更好地與中國合作,哈薩克斯坦政府主動將一部分領土歸還給了中國,這些領土加起來大約有1300平方公里,包括阿克哈巴河河源、夏爾西里、阿拉山口等10個地方。

這些地方的地形比較複雜,一直以來爭議頗大,在蘇聯還存在的時候,就與中國在邊界線上的問題發生過很多的爭端。爲了解決這一爭端,中哈兩國本着友好協商的關係,重新勘測了這些地方,劃分了新的邊界線,明確了雙方的邊界,避免在之後產生衝突,從而影響中哈兩國之間的關係。

在釐清了這些爭議地區的歷史淵源之後,哈薩克斯坦主動歸還了上述地區,作爲回報,中國也在邊界線上做出了讓步,將一些風俗習慣,人文環境更符合哈薩克斯坦歷史的地區讓了出去。

這樣一來一往,彼此都沒有什麼損失,卻解決了歷史上的大難題,爲中哈兩國之後的關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在這次邊界線劃分的時候,哈薩克斯坦表面上似乎是喫虧了,但是它卻獲得了中國這個最爲友好的鄰居,並得到了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這也是哈薩克斯坦政府的聰明之處。

小結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定要動刀動槍才能夠解決彼此的爭端,坐下來好好地談一談,各退一步,或許也能夠得到不錯的答案和結局。如果非要你死我活的鬥爭,那麼對於那些彈丸之地的小國家來說,無異於自尋死路。大家覺得呢?

參考資料:《列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