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第一屆亞運會在印度新德里舉辦,在當時的國際對立濃厚環境下,能舉辦這樣的運動會意義重大,日本以24枚金牌居榜首,印度伊朗二三名,從1954年菲律賓馬尼拉第二屆亞運會開始,每4年舉辦一屆,這屆亞運會日本取得38枚金牌,菲律賓14枚韓國8枚,1958年的第三屆東京亞運會,日本以68枚高居第一,菲律賓韓國分列二三位,1962年印尼雅加達,一個輪迴,今年亞運會同樣是雅加達舉辦,整整過去了56年,半個世紀了,日本印度印尼前三,1966年第五屆亞運會在泰國曼谷,1970年因爲韓國漢城以國家安全爲由棄辦,曼谷連續舉辦兩屆,獎牌榜前三都是日本韓國泰國,在此之前,中國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並沒有參加亞運會,中國第一次參加亞運會是從第七屆亞運會開始。

1974年伊朗德黑蘭第七屆亞運會,是中國體育歷史上載入史冊的一年,中國第一次參加大型運動會,派出260多名運動員的代表團,1971年聯合國恢復中國的地位,1973年亞奧理事會正式向中國運動員打開大門,當中國代表團身穿藍灰色服裝整齊步入會場的時候,全場熱烈鼓掌,看臺上拼出了五星紅旗和CHINA的字樣,歡迎這支亞運會的新軍,現在看到這畫面也是熱淚盈眶,但是在當年國際泳聯卻不充許旗下成員國和中國運動員比賽,中國跳水,水球,游泳三支隊伍仍然來到亞運會,做好隨時上場比賽的準備,經歷代表團的不斷努力和其它亞洲其它友好體育人士的不懈努力,終於在開賽前兩天得到了可以參賽的通知.

本屆亞運會共設立了16項大項200個小項,中國共參加了除曲棍球和拳擊之外的全部項目,中國亞運會的首枚金牌是來自河南省的射擊運動員蘇之渤,他原來還是收割機廠的工人,在小口徑手槍50米慢射比賽中,他以552環奪冠,中國史上第一枚亞運會金牌也是大型運動會第一枚金牌誕生了,同時他還和隊友合作獲得2枚團體金牌,一人就得了三金,我們不只記得奧運會首金的許海峯,更應該記得蘇之渤的亞運會首金,在那個年代,爲中國爭得很大的榮譽,退役後的他也一直在射擊行業工作,跳水隊則交出了漂亮了成績單,包攬了全部4枚跳水金牌和2銀2銅,鍾少珍同時獲得跳水跳臺雙金,退役後曾爲郭晶晶教練,體操隊在14個項目中拿下8個金牌,蔣紹毅獨得5金,成爲中國代表團最多金牌的隊員,也是這屆亞運會最閃耀的明星運動員。

1974年中國代表在亞運會上一共獲得33金46銀27銅,獎牌總數達到106枚,金牌數第三,獎牌數第二的好成績,排在日本和東道主伊朗之後,取得了巨大成功,1978中國代表團的金牌數上升到第二位,從1982年印度新德里亞運會開始,中國就把日本代表團從金牌第一寶座拉下來,沒有再讓日本超越過了。

相關文章